國際在線吉林報道(姜彥艷):9月21日,2019年“外研社杯”多語種“教學之星”大賽阿拉伯語組(北部賽區)復賽在吉林外國語大學舉行。
本次大賽得到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阿拉伯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羅林與業內專家組成專家評審團,來自北京語言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大連外國語大學、吉林大學、吉林外國語大學等高校的10位青年教師參賽,吉林外國語大學校長助理廖安勇在大賽的開幕式上致辭。最終,大賽評選出了一等獎1名、二等獎1名、三等獎2名,獲獎選手晉級全國總決賽。
吉林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教師韓家盛參加“教學之星”大賽 供圖 吉林外國語大學
“這是一次提升教學能力、學習交流教學經驗的好機會。”參賽選手、吉林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教師韓家盛説。在15分鐘的現場授課環節,韓家盛全程用阿拉伯語講解了“垃圾分類管理”這一主題課程。“我通過課前佈置、課上講解和互動,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和總結歸納能力。同時,我也希望學生們多了解一些垃圾分類知識,增強環保意識。”韓家盛説。
吉林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教師劉陽參加“教學之星”大賽 供圖 吉林外國語大學
“讓外語專業課更具有現實教育意義,是我校全體教師的共識。”參賽選手、吉林外國語大學阿拉伯語教師劉陽説,“這次參賽,我主要講解了‘奧運會’的相關知識以及阿拉伯語的表達方式,使學生們擴充知識面,增強語言本領,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對外傳播做好知識儲備。”
據了解,隨著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關係的全面發展,近年來,國內高校紛紛開設阿拉伯語專業課程,培養阿拉伯語人才,以滿足兩國在經貿合作與人文交流等各方面的需求,為推進雙方各領域的緊密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吉林外國語大學始終堅持國際化辦學方向,目前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的165所高校和教育機構開展全方位合作與交流,其中與埃及合作的高校已有6所。2011年,吉林外國語大學已經開始招收阿拉伯語專業本科生,2017年開始招收阿拉伯語口譯方向翻譯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