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

2019-10-16 09:25:54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杜偉   |  責編:劉徵宇

  原題: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我省“爭當現代農業排頭兵”工作綜述(下)

  吉林日報10月16日訊(記者 張力軍):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吉林省要爭當現代農業建設排頭兵,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指示,吹響了吉林省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的號角。4年多來,在吉林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吉林省上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大力推進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生産體系加速完善提升——

  充分發揮黃金玉米帶、黃金水稻帶的比較優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要求,加快現代農業生産體系建設,夯實農業生産基礎。穩定發展糧食生産。今年吉林省糧食作物總播種面積8606.9萬畝,其中玉米6173.6萬畝、水稻1257萬畝、大豆466.7萬畝,由於今年光溫熱匹配較好,長勢明顯好于上年,糧食生産豐收在望。生態“大糧倉”正在全力打造中。

  著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分解落實35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75萬畝高效節水灌溉建設任務,指導市縣落實到具體區域、項目、地塊,明確時序安排,統一規劃佈局、建設標準、組織實施、驗收考核和上圖入庫,確保年度建設任務如期保質保量完成。兩年新建高標準農田550萬畝以上。

  不斷加強農機裝備建設。創建國家級全程機械化示範縣16個,全程機械化主體發展到537個,今年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準將達到89%。以142個項目實施單位為重點,加快推進全程機械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機裝備項目建設。組織12個産糧大縣開展全國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創建。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2018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8.6%(國家57.5%),農作物自主創新良種市場佔有率達到60%以上,主要糧油作物自主創新良種普及率達100%。今年,在省農業科技示範園展示種植玉米、高粱、穀子新品種177個,主推技術65項,審定主要農作物新品種146個。

  各類園區建設紮實推進。累計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産業園2個、新評選省級産業園10個、創建單位22個,總量達到32個。創建認定省級特色農産品優勢區20個,創建農業可持續示範區8個,其中國家級3個、省級5個;國家綠色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發展到22個。

  加快發展農業信息化。全面實施國家信息進村入戶整省推進示範工程,省級信息進村入戶管理和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上半年累計提供公益服務9.89萬人次、便民服務12.34萬人次、電商服務6.05萬人次。農業衛星數據雲平臺及農業農村大數據建設工程有序推進,12316綜合服務平臺服務能力明顯提升,熱線電話呼入量近17萬人次。

  鄉村産業發展紮實推進——

  發展農産品加工業。吉林省農産品加工企業累計發展到6500家左右,培育國家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47戶,省級530戶。2018年省級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949億元,戶均3.7億元,凈利潤82.5億元,上繳稅金121.8億元。今年啟動農業産業化重點項目100個,預計農産品加工業産值同比增長5%左右。

  發展園藝特産業。2018年建設各類棚室32.37萬畝,棚室蔬菜産量515萬噸,同比增長6.2%;食用菌産量138萬噸,同比增長6%;鮮參産量3.9萬噸,同比增長19%;全年園藝特産總産值實現1300億元。今年預計園藝特産業産值1370億元,同比增長5%。

  發展休閒農業。2018年吉林省休閒農業實現營業收入90億元。今年上半年休閒農業營業收入突破48億元,同比增長10%。吉林省現有休閒農業主體近4000個(其中農家樂3000戶,休閒農業觀光園、農莊900家,休閒農業融合體近100個),直接安置以農民為主的從業人員17萬人次,帶動農戶超過8.3萬戶。

  發展生態漁業。2018年吉林省水産養殖面積487萬畝,産量23萬噸,漁業總産值137億元。今年以來,大力發展生態漁業,制定實施水産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上半年漁業總産量5.8萬噸,産值61.6億元,産業發展穩中有進。

  加大農産品品牌培育力度。編製品牌戰略規劃,打造“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等品牌立體發展架構。抓産地市場建設,推進洮南綠豆、扶余三井子雜糧、蛟河黃松甸黑木耳等一大批區域性産地市場建設或升級改造。

  推進農業交流合作。組織承辦東北貧困縣市農産品産銷對接大會暨全國百戶農業企業進吉林活動,現場簽約12.2億元,意向合作金額突破20億元。推進“一帶一路”農業産能合作,穩步推進農業對外合作“兩區”建設。

  經營體系加速創新突破——

  農村改革深入推進。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基本完成。72個縣(市、區及開發區)全部完成向國家匯交數據。2018年,啟動農民合作社示範社、示範家庭農場高品質發展創建行動,新型經營主體達到11萬戶,農村土地流轉2619萬畝,佔家庭承包面積的41.57%,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今年土地流轉面積佔總面積的44.88%,同比提高3個百分點。

  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有序推進。吉林省被確定為國家整體推進試點省,目前基本完成農村集體資産清産核資工作,吉林省共清查出集體資源性資産總量為1095.58萬公頃,賬面資産465.96億元,其中經營性資産90.58億元、非經營性資産375.38億元。

  農墾改革取得新突破。農墾國有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基本完成。農場辦社會職能改革通過國家驗收,國有農場辦社會職能全部納入屬地政府統一管理。新建農場社區86個。目前,開展市場化運營的農墾集團公司達到8家,集團內農場企業化公司25個。

  推進擴權強縣改革。研究制定《吉林省縣域經濟振興發展考評辦法(討論稿)》,已提交吉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討論。研究制定《進一步支持琿春加快開放發展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擴大榆樹德惠扶余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建設鄉村振興新動能培育試驗區實施意見》,探索擴權強縣改革新路徑。

  尤其值得大書特書的是,吉林省在農業綠色發展方面取得新進展。

  加大黑土地保護利用力度。在榆樹市、公主嶺市等11個縣(市、區)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280萬畝。在梨樹建立全國首家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院士工作站。實施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今年計劃投入補貼資金3.2億元,作業面積力爭1000萬畝。

  化肥農藥減量控害取得新成效。2018年,增施有機肥2300余萬畝,化肥總用量439.03萬噸,肥料投入減少7.2萬噸,同比下降2.62%。農藥總用量3.19萬噸,同比下降3.72%。實現化肥農藥使用量負增長。

  秸稈肥料化利用成效明顯。目前,組織吉林省各市(州)、縣(市、區)開展農作物秸稈資源臺賬建設工作。下一步將編制吉林省秸稈綜合利用三年行動計劃,做好秸稈還田肥料化、基料化利用工作。

  推行綠色高質高效技術模式推廣。2018年開展生物農藥試驗示範10.05萬畝,在水稻主産區推廣水稻重大害蟲信息素誘空技術示範50.4萬畝,生物防治水稻二化螟試點100.08萬畝。兩年累計支持開展航化作業358萬畝、稻田綜合種養135萬畝。

  加強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組織開展農産品品質安全監測,抽檢1086個樣品,總體合格率為98.4%。加快追溯平臺推廣應用,150多家企業新納入國家和省級平臺追溯管理。

  戰鬥正未有窮期。回首過去,構建“三大體系”,發展現代農業,成果豐碩、成效顯著;展望未來,我們只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明的方向奮力前行,爭率先、站排頭,吉林省的農業現代化必定會早日實現。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