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集天下英才 聚磅薄之力——我省人才建設工作述評
吉林日報10月18日訊(記者 王丹 實習生 程佳雯):古語雲:“國家致治之本,首在得人。而得人之要,必廣其途以儲之。”
近年來,吉林省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第一資源。吉林正以求賢若渴的迫切期待、以愛才育才容才用才的優良環境集聚英才,白山松水正在成為“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樂土。
從平臺到制度、從基礎到前沿,吉林以解放思想為發軔,為人才提供創業的機會、幹事的平臺、發展的空間,形成集聚人才的強大“磁場”。
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外聯內聚、引育並舉,以更開放的政策、更高效的服務、更舒心的環境,廣開引才之路,使吉林省創新創業活力不斷釋放。
將體制機制改革作為最大限度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首要之舉,大膽創新人才選用機制、評價機制、激勵機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引才育才並重,為創新創業提供沃土
人才,是助推吉林省重點産業轉型升級和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競爭之本、創新之源、強省之基。
“吉林油田給了我學習、成長的平臺,我必然要把畢生的成果和精力都獻給它。”説這話的是吉林油田公司油氣工程研究院院長、“第十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許建國。
為了讓引進人才能夠更好地紮根吉林幹事創業,吉林省採取內部挖掘、橫向吸收、外部借鑒的方式,不斷在政策上進行創新與突破,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激發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創新創業的若干意見》、吉林省“人才18條”新政及人才“13”配套實施細則,確保政策具有較高的含金量和較強的競爭力。這些激勵政策和待遇,讓各類人才深切感受到吉林求賢若渴的誠意、海納百川的胸襟,吸引他們來吉林就業創業。
“我的科研項目和發展定位都跟這裡非常契合。”辰英公司創始人、總經理李備曾是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員,2017年到長春光機研究所進行實地考察後,當即決定到這裡發展。
為了做好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長光所不僅想方設法為人才爭取國家和省裏的政策支持,還制定了“聚光人才引進計劃”實施辦法。每年,長光所都會在國內外招攬優秀人才,近幾年,共引進高端人才25人。
吉林省在人才隊伍建設上,不僅在“引”上下功夫,更是在“育”上有作為,成為激活人才發展的“源頭活水”,讓技能人才有“為”更有“位”。
“我是勞模工作室的受益者,如果沒有師傅的傾囊相授,我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內成長為企業骨幹。”一汽鑄模廠模具製造車間劉岩自豪地説。
近幾年,吉林省在大力引進“高精尖”科技人才的同時,全力培育高技能人才。技能大師工作室、勞模工作室的建立,成為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一劑良方”,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技術人才,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用“人”興引領振興,人才活力競相迸發
從李四光、黃大年到汪爾康再到徐如人、冷春生等,多年來,吉林省的人才之路,鐫刻著一個又一個閃光的名字,他們充分展示著新時代吉林人的嶄新風貌。但不可否認的是,受自然條件、區位條件、收入水準和軟環境等因素影響,吉林省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優勢不足,引才難、留才難以及人才流失等問題較為突出,人才工作依然面臨嚴峻挑戰。
“如果沒有國家、省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我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國家燕麥蕎麥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任長忠的心裏滿滿的是對祖國的感激之情,“國外的條件確實有誘惑,但那不是我的祖國,我的根在白城。”
圍繞引才留才不優、創新創業環境不優等情況,吉林省積極研究制定相關激勵政策,著力破解制約人才發展的瓶頸,通過實施戰略性創新創業人才扶持計劃、科研成果轉化創新創業人才扶持計劃、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扶持計劃,通過政府專項貼補扶持、創建雙創基金股權投資扶持等方式,扶持重點産業人才、科技成果轉化人才、高校畢業生和吉林籍返鄉人才創新創業,確保各類人才在吉林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
周時瑩,一汽智慧網聯開發院電子電氣研究所所長。在這位“80後”的帶領下,短短幾年,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其一手主導的一汽GA系列汽油機控制系統,應用軟體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填補了我國T-GDI發動機電控産品技術空白;自主研發的H平臺紅旗高級電子電氣系統,已達到國際同級別車型技術水準……
談到成績,周時瑩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正是因為企業不斷引進技術人才,為團隊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才使得團隊充滿活力,在不斷創新中聚力前行。
培育人才“樂土”,此心安處是吾鄉
人才,既要引得進、用得好,更要留得住。敲開長春愛心人才公寓5棟租戶徐夕凡的門,精緻loft公寓式裝修風格的房間展現在眼前,房間裏配有獨立廚房、衛生間以及南北兩個臥室。“從外地來長春讀書到工作,我已經越來越習慣在這座城市生活。”
為了讓高層次人才能夠享受到有溫度的優厚政策,解除生活上的後顧之憂,長春市推出了人才公寓項目,讓青年人才在長春可以感受到家的溫暖。
同樣享受到如此待遇的還有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博士後回國的石芝銘:“我剛回到長光所,單位就給我提供了90多平方米的婚房,這真是雪中送炭啊。”
“薪酬待遇、服務保障、科研平臺和職業發展是我們留住人才的四大法寶。”長光所人力資源處處長初蓓説:“我們所制定了‘曙光人才’‘旭光人才’等培養計劃,在科研經費、平臺建設、人員配備及薪酬安居方面都給予配套解決。”
近年來,吉林省及各地紛紛出臺相關政策,營造優化愛才惜才留才用才的良好環境。重點圍繞穩定人才集中發力,打好各類人才培養、使用、激勵的“組合拳”,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
“當了大半輩子工人,沒想到竟然還能享受到‘教授’待遇。”在接過人社部頒發的正高職稱資格證書時,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焊工李萬君抑制不住興奮。
近年來,吉林省打破職稱設置的“天花板”,開展企業高技能人才參評高教系列職稱和高校、科研院所複合型實用人才參評工程系列職稱的“雙試點”改革。今年吉林省還打破國籍、戶籍和身份限制,允許聘期內已引進人才與新引進人才享受同等評定政策,讓越來越多的人才有了歸屬感。
海納百川,聚才引智。如今,吉林鮮明的用人導向,正在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征程中迸發出無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