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上下一心戰“疫” 護佑健康“梅城”——梅河口市全力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寒冬裏的堅守。張永春 攝
他(她)們,是防控疫情中最美的人。劉麗 攝
志願者在行動。李萍 攝
做好小區人員排查登記。劉勝華 攝
開展居民樓道消毒。常麗 攝
蔬菜供應平穩充足。黃素傑 攝
暖心棉襖送“一線”。張桂蓉 攝
吉林日報2月13日訊(記者 隋二龍):
這是一場不期而遇的挑戰;
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阻擊戰;
這更是一場規模浩大的人民戰爭!
肆虐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如無影狂魔,迅速波及“梅城”。
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新春佳節家人團聚的70萬“梅城”兒女,一時陷入了深深地憂慮之中……
“上下一心,咱沒有翻不過去的山;眾志成城,就沒有跨不過的坎兒。”梅河口市委、市政府鏗鏘的“動員令”,吹響了全市黨員幹部群眾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號角。
迅速啟動 全員發動
抓住疫情防控“窗口期”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防控就是責任。
為了確保疫情防控工作積極穩妥、科學有序、紮實有效開展,梅河口市從組織架構和執行機制入手,構建起全市“一盤棋”的聯防聯控防護網絡。
及時調整領導機構。1月21日,按照省裏要求,立即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啟動疫情排查工作。1月25日,省委常委(擴大)會議後,連夜召開疫情防控緊急工作會議,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調整領導機構,成立市委書記和市長任“雙組長”,所有市級領導任副組長,各鄉鎮(街)、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在市委常委會領導下組織開展聯防聯控工作;設立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宣傳部長、副市長兼公安局長、分管副市長“五人小組”,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下設市級領導牽頭的綜合協調、輿情宣傳、業務指導、物資保障、居家隔離、診療救治、封閉管理、信息核查、突發事件處置和督導督查10個工作組,全力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工作。
建立完善工作機制。一方面,堅持事不隔夜。省委、省政府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和視頻調度會議後,梅河口市立即召開常委(擴大)會議暨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會議,連夜貫徹落實,確保工作方向不偏、聚焦重點。另一方面,定期會商研判部署。正月初二至初五,每天定期調度各工作組以及各鄉鎮(街)、各部門疫情防控開展情況。
黨員幹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牢牢抓住黨員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發揮先鋒模範作用。1月25日,全省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1月26日,正月初二,全市機關幹部停止休假、全部上崗,所有市級領導和各部門各單位全部落實包保任務,深入一線協調組織排查統計、入戶宣傳、隔離監控等工作,每天有1萬多名機關幹部奮戰在一線。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每天工作到深夜,僅休息3—5小時;一線幹部兩班倒或三班倒,保證全天候有人在崗工作和應急,特別是看管居家隔離人員和路口、車站排查外來車輛人員的黨員幹部,長時間在嚴寒環境下工作,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七種梅河口精神。
全面排查 精準篩查
實現清倉見底徹底排查
排查要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防控要摸清底數、清倉見底。
連日來,從機關到單位、從企業到個人、從城市到鄉村,一場全市“總動員”的疫情防控阻擊戰迅速在“梅城”打響。
持續開展地毯式排查。所有市級領導靠前指揮,機關幹部深入一線,抓住防控黃金期,從大年三十開始,迅速進入“角色”開始第一輪排查工作。
1月25日,按照省委部署要求,從初二開始,全市共開展4輪地毯式排查。累計排查出武漢及湖北其他地區返梅人員597人。
多種方式精準核查。靈活運用入戶排查、電話普查和大數據精準核查等多種方式,精準核查每戶居民的具體情況,確保排查到位、心中有數。
在排查過程中,充分運用公安和三大運營商通訊大數據的情報,直接定位具體人、具體車,有效加強了排查的準確性和實效性。
在疫情防控中,梅河口市鄉鎮幹部切實落實了“五級書記抓防控”的責任,做到了排查管控、隔離救治、社會防控、醫院防護、物資保障、宣傳引導、群防群治到位的“七個到位”,在基層建立起了一張嚴密的防控網。
與此同時,實行城市封閉式管理,各類娛樂場所、飯店、洗浴、中小型賓館暫停營業,取消一切人員密集場所集聚性活動;民生保障性公共場所定點消殺通風,所有藥店感冒發熱用藥實名採購,公交車、計程車正常運營;設立578處防疫檢測點,禁止一切外籍車輛和人員進入梅河口轄區;關閉高速公路入站口,暫停運營所有道路班線客車、旅遊包車;本地車輛和人員進入嚴格進行信息登記、體溫檢測、車輛消殺、跟蹤管理。實行鄉鎮、村屯封閉式管理,盡最大可能減少人員流動,防止疫情傳播。
黨員帶頭 先鋒引領
保持無私忘我敢於擔當的梅河口精神
在這場特殊的阻擊戰中,梅河口每一名駐守在抗“疫”一線的黨員幹部,都是一面高揚的旗幟;每一個支部,就是堅強的戰鬥堡壘。
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牢記黨員第一身份、履行為黨和人民工作第一職責,以勇往直前的戰鬥姿態,堅守在一線、奮戰在一線、衝鋒在一線。
在全省率先實施封閉式管理,關閉高速公路入站口,設立10處市級交通檢測點,每天800多名公安幹警和機關幹部不畏嚴寒、執勤值守,禁止一切外籍車輛和人員進入梅河口轄區,嚴格管理本地車輛和人員進入;在鐵路檢測點,54名幹部每天倒班輪崗檢查登記篩查22班次列車、近千人身份信息;在鄉鎮、村屯設立了568處防疫檢測點,鄉村兩級近5000名幹部參與聯防聯控,最大限度減少鄉、村、戶之間人員流動,有效切斷了傳染源。
採取“黨員+群眾”“行業黨組織+黨員骨幹”等方式,全市19個鄉鎮303個村、5個街道16個社區黨組織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做好重點人員追蹤、外來人員健康監測、關卡入口衛生檢疫等工作。
面對疫情,廣大醫務人員主動請戰,舍小家顧大家,投身抗擊疫情最前線,努力為人民群眾健康做好“守門人”;
70多歲的老黨員站出來了,公安、交通、衛健、城市綜合執法等部門黨員站出來了,殘疾黨員站出來了,志願者站出來了,愛心企業家們站出來了……
不信,你聽!
“不計生死,不計報酬,隨時待命!”
“我是黨員,我先上!”
“把好關,站好崗。決不讓疫情從我們這裡擴散!”
“志願服務,抗疫我先行!”
“履責擔當,奉獻社會!”
……
這飽含黨員幹部初心與使命的錚錚誓言,響徹梅城大地。
組織百姓 發動群眾
打好打贏群眾性全民防疫阻擊戰
組織百姓共同參與,發動群眾貢獻智慧。
從疫情開始,梅河口就構築起一道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
“大喇叭”響起來,“土標語”貼出來,短信、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熱起來。
每天近2萬名幹部群眾深入一線,利用室內外電子屏、廣告欄、條幅、宣傳板、宣傳單、電梯間電視、計程車頂燈、公交車滾動屏、流動宣傳車等各類媒體平臺發佈疫情相關信息,電視臺全天候、24小時滾動播放返鄉人員自行報告制度、舉報獎勵和處罰辦法、居家隔離規範流程、封閉管理辦法、隔離人員生活保障等辦法,實時播放防疫進展、先進事蹟、依法打擊、紀律處分、“小手拉大手”、市民倡議書等最新疫情信息,讓群眾及時準確學習了解疫情防控基本知識,保證群眾知情權,群眾理性認知、不恐慌。
利用359個流動廣播喇叭、630個固定喇叭和320個農村廣播大喇叭,循環播放疫情防控宣傳音頻,達到社會宣傳全覆蓋無死角。
引導市民參與,營造防疫氛圍。出臺和發佈返鄉人員自行報告制度、舉報獎勵、居家隔離、封閉管理和隔離人員生活保障“五個辦法”,對有效舉報者每人獎勵15000元。
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疫情防控。通過廣泛宣傳,全民防疫已經深入人心。
人民群眾是疫情防控阻擊戰最主要的力量。
在這場阻擊疫情的人民戰爭中,從城市到鄉村,從單位到樓院,從社區到村莊,人民全面組織起來,自覺行動起來,擔當起對自己、對家庭、對社區、對社會的責任,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落實落細聯防聯控各項措施,織點成網,嚴防死守,構築起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
在城市,基層組織、幹部民警、社區居民及物業工作人員,統一行動,社區、小區、樓門層層把關,逐人逐戶摸排登記,重點防控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每一個街道、社區、樓院,都張貼了防控措施、倡議書、提醒語。最醒目的地方,都挂出了防疫宣傳標語橫幅,用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做好疫情防控宣傳。
與此同時,企業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梅河口市奈安生物科技公司,作為外商投資企業,在日本籌集120萬隻N99口罩支援我省;阜康酒精作為優質食用酒精生産企業,已經做好酒精儲備,隨時調撥。
合力抗“疫” 人文關懷
構築聯防聯動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
抗擊疫情,“梅城”人在與時間賽跑。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梅河口沒有人是旁觀者,每個人都是責任人。各領域、各階層力量積極參與,凝聚了上下一心、勠力同心的工作合力。
人大、政協、工青婦、統戰主動參戰;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類商會、多階層人士、志願者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政法力量全面介入,公檢法依法查處影響疫情防控案件44起;紀檢監察部門從快從嚴從重查處8起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案件;組織部門在疫情防控一線考察識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梅河口市委已經明確:近期對履職不力的幹部進行調整,對表現突出的優秀幹部提拔重用,在全市營造出重實幹、看實績的用人導向。
幹有勁頭,行有引領,做有方向。
梅河口市在全省率先實行“四包一”,即:一名鄉鎮(街)幹部、一名政法幹警、一名醫護人員和一名村(社區)幹部的隔離制度。並適度調整為“七包一”,即:確保不漏管、不失控,每天1000多名幹部24小時嚴防死守,依法對違反隔離辦法人員予以嚴厲處罰,形成了震懾。同時,充分體現人文關懷,每天給予被隔離人員50元的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供應,醫護人員定期開展心理輔導,始終與被隔離人員保持聯繫。開展全域消殺活動,對城鄉所有小區、村屯進行全面消殺,為居民送上一瓶消毒液、致上一封慰問信,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20萬瓶、100噸消毒酒精,贏得了群眾的廣泛支持和理解。
“疫情不退,我們不撤。”逆向而行的梅河兒女,仍在各自崗位上守候著百姓的平安,站成這個冬季裏“梅城”最美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