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我市規劃18條公交“快線”公開徵求意見
長春晚報3月2日訊(長春晚報記者 梁闖):2月29日,記者從長春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按照全市公共汽電車行業體制機制改革總體要求,《長春市公交線網規劃》于2020年1月24日至2月10日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共收到反饋郵件94封,其中有效郵件90封。經整理分析,結合公交系統運行現狀及運營大數據分析結果進行了修改完善。現就《長春市公交線網規劃》中的18條“快線方案”,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據了解,《長春市公交線網規劃》重點考慮城市功能分區、組團以及客流集散點,強調各區與功能節點之間的連通,形成“快、幹、支、微、特色”共五個層級的常規公交線網架構。其中,“快線”主要服務於長距離的組團間出行和跨區出行,停靠大型樞紐站、換乘站和客流集散點,具有線路長、站距大、速度快、直達性強等特點;“幹線”主要服務於區內出行或中、長距離的跨區出行,連接周邊村屯與城市核心區,實現跨區和區內主要客流集散點、大型樞紐之間的貫通;“支線”主要服務於區內出行或中、短距離的跨區出行,輔助覆蓋區域內主要客流集散點和中小型樞紐,增加線網覆蓋率;“微循環線路”主要服務於各分區和組團的邊緣地區或公共汽電車線路稀疏區域的中、短距離出行,填補常規公交覆蓋空白,增加線網覆蓋率,並承擔與快線和幹線的接駁作用;“特色公交”主要服務於一些特殊時段和出行目的的常規公交出行需求,在運營模式上採用一些較為特殊的方式,如旅遊線路、夜班線路、通勤專線等,預計我市到2025年達到320條公交線路的規模。
本次線網規劃還將採用全新的公共汽電車線路編號規則,即快線(Express)以“E+數字”命名,其中南北走向為主的線路一般採用奇數標識,東西走向為主的線路一般採用偶數標識;幹線(MainLine)以“M+數字”命名,並按照區域對線路進行歸類命名;支線(Branch)和微循環線路以“B+數字”命名;特色公交按照相應的功能進行命名。
此次規劃的18條快線分別是:E1路,北環城路—合隆;E3路,長春西站—范家屯;E5路,新城吾悅廣場—南關新城公交樞紐站;E7路,市二實驗中學—長春站;E9路,長春站北口—萬科金域長春;E11路,北湖公園—東方廣場;E13路,榮光路—長春凈月國際雕塑公園;E15路,市政府—樂山;E17路,砂之船中東奧萊—中東大市場;E19路,慶豐路—東方職院(長德新區管委會);E21路,東大橋街—雙陽客運東站;E2路,錦江公園—燒鍋鎮政府;E4路,黃河路客運站—九台火車站;E6路,金源市場—東湖;E8路,東方廣場—長春龍嘉國際機場;E10路,東方廣場—長春西站;E12路,中東大市場—城南大路;E14路,矽谷大街—寶相街輕軌站。
徵求意見時間自2020年2月28日起至2020年3月10日截止,廣大市民可登錄長春市交通運輸局官方網站(http://ccsjtysj.changchun.gov.cn/),在“通知公告”欄裏查看並反饋意見建議,反饋意見可發送電子郵件至ccjiaotong@163.com。下一步,長春市交通運輸局還將繼續就其他公交線網架構,廣泛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