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攜手:大合作助推大振興

2018-05-17 14:46:45  |  來源:遼寧日報  |  編輯:董健雄   |  責編:陳夢楠

  京沈攜手:大合作助推大振興

  核心提示

  萬物勃發又一春。歷經一年多時間的協力耕耘,京沈對口合作如今已“落地生根”,進展顯著。

  截至目前,京沈兩市共推進落實合作産業項目153個,計劃總投資225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363億元。北京成為瀋陽引進國內資金最多的地區。

  與此同時,圍繞制約老工業基地振興癥結性問題開展的體制機制對接、幹部挂職鍛鍊、人才培養交流、發展理念模式互鑒等京沈兩市“軟合作”持續、深入、穩健推進。

  作為一項全新的制度性創新舉措,京沈對口合作正在為瀋陽加速邁向全面振興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將制度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

  構建“1+1>2”的跨區域合作體系

  [對口合作是加快推動新一輪東北振興的重大舉措。北京市、遼寧省、瀋陽市統籌謀劃、系統研究、精心組織,攜手協力推動京沈多領域對接、多方面合作。]

  加快新一輪東北振興,是黨中央從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組織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有關省市開展對口合作,是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

  2016年11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國發〔2016〕62號),作出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建立對口合作的決策部署,正式提出北京和瀋陽建立對口合作機制。

  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部分省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國辦發〔2017〕22號),進一步明確對口合作基本原則,即“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地方主體、國家支持,互利共贏、突出特色,重點突破、示範帶動”。

  對口合作是全新的制度性創新舉措,安排與北京市對口合作,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遼寧、瀋陽振興發展的親切關懷與殷切希望。一年多來,北京市、遼寧省、瀋陽市主要領導全力推動,把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

  2017年4月,省主要領導和瀋陽市主要領導赴京開展合作對接;同年8月,京沈兩市在瀋陽舉辦對口合作交流會。瀋陽市成立以市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對口合作工作領導小組,在市發展改革委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北京市指定市對口支援合作辦公室專門負責京沈對口合作工作。“兩辦”積極推進各領域對接合作,形成了“部門統籌資源、縣區和園區對接項目”條塊結合的對口合作機制。

  今年4月24日,兩市召開深入推進京沈對口合作工作座談會,達成高度共識,有力地推動京沈對口合作向縱深發展,繼續在各個領域、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加強深度合作。

  “京沈對口合作是推動瀋陽振興發展的難得歷史機遇。”瀋陽市主要領導表示,“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按照對口合作工作原則,瀋陽要全方位對標北京,找差距補短板,培育壯大新動能,紮實構建‘1+1>2’的跨區域合作體系,真正將制度創新優勢轉化為振興發展勝勢。”

  打好開局之戰。京沈兩市共同起草編制《北京市與瀋陽市對口合作實施方案》,確定了人才、市場、政策、資源、平臺五個方面20項重點任務;同步印發《北京市與瀋陽市對口合作2017年工作計劃》《北京市與瀋陽市對口合作2018年工作計劃》及《任務清單》,一系列協同並進、融合發展的創新舉措漸次展開。

  對標看齊推動深層次融合“軟合作”為振興提質夯實根基

  [在更大視角上審視、在更深層次上推進京沈對口合作,瀋陽市既重視産業項目的“硬合作”,更看重思維觀念、機制體制的“軟合作”,全力破除理念障礙、推動創新發展。]

  “對口合作成效如何,關鍵看能否放大各自優勢,真正實現補齊短板、互利共贏。”瀋陽市發改委負責人介紹,人的交往是推動對口合作中的關鍵,瀋陽市把幹部人才交流合作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建立兩市常態化幹部人才交流機制,促進幹部隊伍觀念更新、人才共享。

  圍繞新興産業、科技創新、金融、投融資等領域,京沈兩市互派31名優秀幹部挂職交流,20名瀋陽市管幹部通過實地學、實際幹,切身體會北京改革創新的氛圍、提升服務本領;依託優質培訓機構和教育培訓基地,北京為瀋陽幹部人才開展培訓360余人次。建立兩市人才信息共享交流平臺,舉辦兩次在京博士“瀋陽行”活動,13名在京博士同瀋陽市用人單位達成初步意向。瀋陽25家重點軟體企業在北京中關村人才市場舉辦瀋陽市軟體企業人才對接招聘活動,120名北京軟體人才簽約來沈工作。

  政策互鑒得到加強。借鑒北京“放管服”改革經驗,建立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和投資項目管理負面清單制度。借鑒人才激勵政策,出臺“人才新政24條”和補充政策9條,以及59項配套實施細則。借鑒中關村模式,建立“1+4”科技創新政策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全面活躍創業創新。借鑒首創、京能、城建等大型企業集團在國內外工程總包、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經驗,推動沈鼓、北重、遠大等企業拓展國內外市場。借鑒智慧社區建設經驗,創新“互聯網+社區服務”“互聯網+養老”模式。

  在科技資源共享方面,兩市科技部門圍繞北京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瀋陽建設東北亞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目標,著力於建機制、搭平臺、抓項目、促交流等具體舉措,切實推動兩市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學習借鑒北京經驗,瀋陽市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方案,推出科技成果信息發佈等六大方面20條具體措施。兩市聯合共建的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瀋陽合作站暨瀋陽科技條件平臺開通運行,引進北京大學、北京科學院等4家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研發實驗基地進入瀋陽;借鑒北京創新大聯盟成功做法,由瀋陽市IC裝備聯盟等24個産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發起的瀋陽科技創新大聯盟日前正式成立,旨在推進京沈科技創新聯盟深度合作。

  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與瀋陽市科技總院、北京技術交易促進中心與瀋陽市對外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共建中國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瀋陽分中心、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實驗室與東北大學大型裝備智慧設計與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共建聯合實驗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就“巡邏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合作等一批促進京沈兩地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創新資源共享的項目簽訂合作協議。推動太庫科技、黑馬學院、36氪等13家北京知名眾創空間在沈設立了分支機構。

  北京技術市場瀋陽服務平臺搭建了跨區域技術轉移綠色通道,極大地促進了兩地跨區域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2017年,北京輸出到瀋陽的技術合同登記數量668項,實現技術合同成交額45.4億元,同比增長72.45%;瀋陽輸出到北京的技術合同登記數量446項,同比增長44.8%,技術合同成交額31.55億元,同比增長223%。

  從互補互動互鑒到互利共贏 一批標誌性合作項目接踵落地

  [發揮企業區域合作主體作用,京沈兩市以市場化方式推進全産業鏈深度融合,一批先進裝備製造、通用航空、電商平臺、新能源及旅遊文化、現代農業項目已經落地。]

  工業基礎雄厚、農業資源豐富、産業發展空間廣闊等是瀋陽獨具的比較優勢。立足自身優勢,瀋陽市積極了解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需要,深入開展京津冀發展戰略與東北振興戰略融合發展研究,努力形成京沈互補互動互鑒發展,推動兩市互利共贏。

  在京沈對口合作全面展開的大背景下,市場和企業早早嗅到了機遇的氣息,先行者甚至已大有收穫。

  京東集團就是代表。繼在瀋陽市渾南區建成運行亞洲一號項目一期工程之後,今年,京東集團大舉增加在沈投資,先後摘得于洪區、渾南區兩塊土地,在於洪區建設集存儲、包裝、分揀等功能于一體的結算和物流中心,在渾南區建設京東東北(含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區域總部、電商運營及結算中心、京東亞洲一號智慧化倉儲物流基地和區域採購中心(即項目二期工程)。

  深耕瀋陽發展“沃土”的還有北京聯東集團。今年,該集團與大東區和沈北新區合作,建設汽車研創園和智慧産業分園項目。其東北區域總經理孫濤介紹,聯東集團此次與大東區合作並追加在沈北新區的投資,就是因為看好瀋陽的發展前景和投資環境。

  對口合作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京企將第二研發中心或區域總部遷到瀋陽。北京明日宇航東北航空基地、中航工業空氣動力研究院、中化集團化工新材料中試基地等項目加快建設;北京長久物流東北多式聯運基地等項目已簽約;中關村發展集團在和平區三好街建設東北首家中關村領創空間創新服務平臺……

  有效對接金融市場,遼寧股權交易中心與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在企業轉板機制、培訓路演等方面開展對接合作,促進昌源股份、匯安保險等16戶企業成功轉板至“新三板”,北京中和資本在沈發起設立遼沈地區第一隻公募基金。

  擴大旅遊及農産品對接,京沈兩市聯手創辦“京遼”旅遊一卡通,著力將瀋陽打造成為北京居民的休閒旅遊目的地;建立農副産品品質可追溯制度、檢測結果互認和信息共享制度,30余種瀋陽優質農産品進入北京市場。

  共建産業平臺。以共建園區為載體,推進産業項目落地,推動産業佈局優化,促進跨區域共同發展。沈北新區與豐台區簽署協議,建設中關村科技園區豐臺園沈北分園。瀋陽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開展對口合作,借鑒其管理機制、營商環境、科技創新、人力資源等方面的政策和經驗,加快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中法生態城建設。和平金融街和沈河金融商貿開發區與北京金融街開展深度對接,推進兩市科技型企業、金融機構及知識産權評估機構跨區開展業務。

  截至目前,京沈合作推進落實項目153個,計劃總投資2253億元,實際完成投資363億元。據悉,近期還將有瀋陽航空産業創投基金等一批京沈合作重點項目簽約。

  對口合作與區域營商環境建設形成了良性互動。瀋陽將京沈對口合作項目納入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凡有需求的企業項目,可不受現行審批程式和時限限制實現快速審批。

  發揮企業主體作用,以項目為載體和平臺,京沈對口合作為瀋陽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振興發展提質提效注入了強大動力。(記者 金曉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