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原市諸多的民辦教育機構中,開原市蒲公英藝術培訓中心猶如一朵奇葩,一枝別秀,獨領風騷,佔盡滿園春色,被孩子家長們親切地譽為放飛兒童少年藝術夢想的地方。
蒲公英位於開原市協和醫院和陽光門市,東距新都商貿100米,南距實驗小學70米。現有教師30名,學生600名;現代化教學設施完善,教學樓400平方米,內設一流環境的舞蹈教室、鋼琴教室、電鋼琴教室、雙排鍵教室、聲樂教室,琴房10余間,每個教室都配有空調;開設專業16個,其中品牌專業有:民族舞、鋼琴、聲樂、口才、電子琴、拉丁舞、跆拳道;特色專業有:雙排鍵、電鋼琴、架子鼓;流行專業有:街舞、美術、薩克斯、古箏、笛子、小提琴。
蒲公英創辦于2003年,有12年的辦學歷史。12年來,蒲公英秉承“厚德樹人,精益求精”的辦學理念;以“互相信任,追求躍進,累計訣竅,攻堅團隊,專業專注”為服務宗旨;以“營造充滿關愛和友善的學習環境,使孩子在藝術活動中身心得到舒展和滿足的同時培養孩子的綜合性藝術特長,把蒲公英打造成全國最優秀的超強品牌的教育機構”為辦學目標;堅持“一流的教學環境,頂尖的教師團隊,全新的培訓理念,特色的中心文化”的辦學特色。為了展現孩子的美麗與自信,每年夏季和冬季,蒲公英固定在植物園、大戲院舉辦兩場大型匯演,給學員們提供展示才藝的平臺。經常參與市內大型演出,公益演出和義演,多種渠道培養和提升孩子的才藝水準。
12年來,蒲公英共培養學員5000余名,獲全國獎項100余項,省級獎項500余項,市級獎項800余項;考級成績:音樂十級80余人;舞蹈九級30余人。2007年被“青春東亞”國際青少年藝術周組委會授予“優秀組織獎”,被青春行業國際青少年藝術週全國展示活動中評為“優秀指導教師”;2008年被中國音樂學院、中國歌舞劇院設為音樂與舞蹈“開原市總考場”;2011年被遼寧電視臺授為“戰略合作夥伴”,在“中華情杯”中韓魅力風采大賽中獲“突出貢獻獎”,被開原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集體”;2012年,鐵嶺市電視臺舉辦的“我要上春晚”欄目中:舞蹈《丹頂鶴的故事》獲一等獎,在民辦教育協會組織的中韓魅力風采大賽中獲“突出貢獻獎”,在“我要上春晚”節目中獲一等獎,在開原市第二屆藝術節中獲“優秀組織獎”。
“創辦藝術學校和中學時我愛好音樂有極大的關係。”王希東説,“我老家在蓮花鎮東北村,與中學音樂老師呂金權同住一個村。上中學時,一放學我就到呂老師那學習手風琴,沒事就自己在家反復練習。我當時就想考師範,當一名音樂老師。”
王希東,80後,36歲。1996年,畢業于鐵嶺市貝多芬藝術學校。一年後,又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鐵嶺師專藝術系(音樂班),畢業留在鐵嶺教了一年鋼琴。2000年,到瀋陽音樂學院函授學習音樂教育,主攻鋼琴、聲樂和樂理。2003年在民主學校教鋼琴和電子琴,自己還開辦了一個電子琴班。“當時蒲公英規模很小,多時也就60來人,只有舞蹈、跆拳道和鋼琴三項培訓內容。我就把自己的電子琴班40多個學生帶來加盟。後來學校效益不好,其他人想接又有沒有這個能力,而我一直想辦一個自己的學校。對我來説,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就這樣,王希東變賣了自己的住房,連借帶貸共籌集140萬元盤下了當時的教學場地。開弓沒有回頭箭。王希東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增加培訓項目,花高薪去瀋陽和鐵嶺招聘最好的老師。現在,學校老師有的月工資超過1萬元,這在同行業也是為數不多的。班型以小班、精班為主,對每一個孩子負責,面對面、手把手教授。“郭天池天賦好,又勤奮,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苗子。我們就有針對性地對他進行重點培養,重點教授。郭天馳不負重望,如願考取了瀋陽音樂學院北院鋼琴係,是當時鐵嶺市唯一一個被瀋陽音樂學院北院鋼琴係錄取的考生。”王希東説。
近年來,隨著農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農村兒童的藝術需求開始增加,蒲公英率先而動,創新辦學模式,以加盟連鎖的形式在開原、昌圖、西豐等地鄉鎮又新建20多家蒲公英辦學機構,使1000多名農村孩子受益。“將來我還要把學校開到南方的邊遠山區,讓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受到藝術的熏洗。”憧憬未來,王希東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