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為講好遼寧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故事,傳播好遼寧聲音,真實、立體、全面地展現遼寧企業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取得的重要成果,遼寧省工商聯、遼寧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國際在線遼寧頻道聯合推出“‘一帶一路’我為遼企代言”系列訪談活動。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李子平):神州有天皆麗日,春回無處不春風。
3月20日,正在建設的同江中俄鐵路大橋4號橋墩最後一塊鋼梁安裝到位,中俄首座跨界河鐵路大橋主體部分順利合龍。
3月26日,長春國際物流港,挖機轟鳴、吊車擎臂的高架橋工地不遠處,又一趟中歐班列滿載貨物,駛向數千公里外的歐洲。
4月11日,在《瀋陽中德園基礎及公共設施建設PPP項目合作協議》簽署半個月後,由中國中鐵承建的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基礎及公共設施建設全面開工,建設駛入快車道。
......
在整個東北,由中國中鐵為“一帶一路”建設服務的重大項目,為東北振興不斷提速。
中德園項目簽約儀式現場 攝影 李子平
打造國際標準 為國際項目服務
春風吹拂中,長春東北亞國際物流港內,高架橋已經在緊張施工,中歐班列貨場內,數百個集裝箱整裝待運。這裡既是實施“一帶一路”北線建設的重要支點,也是打通東北亞五國陸海聯運通道的核心樞紐。
中歐班列貨場 攝影 李子平
“國際物流港項目,就要樹立國際標準。”中鐵東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中國中鐵長春物流港項目SPV公司總經理、總包部黨工委書記盤明山説,“多年來中鐵持續將引進的先進技術設備進行消化和吸收,可以説,中鐵標準就是國際標準。”
可以佐證這句話的一個細節是,為了防止施工粉塵超標,項目部設置7個PM2.5監控站,實時監測粉塵污染及治理情況。
實際上,長春國際物流港項目確立並遵循“樣板引路”的原則,實行“首件”驗收,每一道施工工藝必須按照樣板進行操作,拒絕偏差走形。
在物流港項目建設中,中國中鐵不斷開展技術創新,“中鐵自主創新的自動化噴淋養護系統,已經申請了專利。而在施工安全中,物流港項目部將VR技術帶入安全課堂。“操作不當、違規施工等帶來的嚴重後果,工人通過VR體驗機就能身臨其境,加強了安全意識。”中鐵四局安全總監李德望介紹。
依靠自主創新和標準的對接與制訂能力,讓國際物流港項目的本地化採購達到了95%,讓這個國際化項目在建設伊始就實實在在地惠及本地。“舉個例子,我們在本地雇傭的工程設備操作工,就比當地平均水準每月多拿1500塊錢。”盤明山説。
長春國際物流港施工現場 攝影 李子平
推動合作創新 為國際項目“鋪路”
長春國際物流港是實施“一帶一路”北線建設的重要支點,位於瀋陽的中德産業園則是中國與德國戰略合作試驗區。中德産業園以PPP模式與中鐵合作,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施工總承包,以BOT(建設—運營—移交)方式投資、建設和運維。
“這種運營方式,對施工方的要求特別高,尤其是企業的資金資質實力和運營管理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項目負責人、瀋陽西部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程利説,項目是中鐵為中德産業園“量身定做”的,其間引入了國際知名的規劃機構和諮詢機構進行方案設計,包括項目是否可行,是否符合政策要求,中鐵都會提供相應的建議。通過不斷的磨合和深入合作,帶動了政府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發生改變,合作也從項目層面上升到了思想的共鳴和價值的認同。
程利表示,PPP模式用在中德園建設中是一種大膽創新,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政府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過高的問題,政府可以把大量資金用在發展經濟上,而且通過園區基礎設施的高標準、國際化建設,將吸引更多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入駐。這一創新合作,對改善園區基礎設施和打造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將起到重大帶動作用,支撐園區迎來新一輪對外開放合作高潮。
從項目策劃就開始服務,到未來移交一座産業新城,這樣的合作贏得了瀋陽市委常委、瀋陽鐵西區委書記李松林的肯定,而與擔當精神同樣獲得李松林肯定的,還有中鐵對項目品質的嚴格把握和強大的執行能力,“事實證明,中國中鐵是一支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鐵軍。希望未來能有更廣泛的合作機會。”李松林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