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紀念甲骨文發現120週年書畫展在大連大雲書庫美術館開展。開幕式後,羅振玉甲骨文書畫藝術中心理事長羅衛國詳細介紹了舉辦本次展覽的初衷以及甲骨文的歷史文化背景,並於現場揮毫灑墨展示甲骨文書法,讓現場觀眾近距離觀摩甲骨文,感受甲骨文文化的魅力。
作為遼寧省紀念甲骨文發現120週年重要活動之一,此次書畫藝術展由大連市中日韓交流協會、羅振玉甲骨文書畫藝術中心共同主辦,遼寧師範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大連甲骨文學會、中國開世集團、大連保稅區企潤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協辦,大連大雲書庫美術館承辦。展覽展出書畫作品120余幅,既有被譽為“開甲骨文識字之始”、近代以甲骨文入書的開創者、以毛筆創作甲骨文書法“第一人”之稱的羅振玉的書法作品,也有羅氏後人羅衛國、羅允新等知名書畫家,市書協會員,市美協會員的作品,作品題材廣泛,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LiSu 、楷書、行書、草書風格多樣,匯集了中國漢字書法演變的歷史,為大家零距離學習中國書法,傳承傳統文化基因搭建了交流平臺。
據大雲書庫美術館館長楊嘉林介紹,清末文人發現中藥龍骨上有奇怪的花紋,這就是甲骨文最初的發現,學者羅振玉第一次見到了甲骨拓片時,便認定此乃漢以來所未見之奇特文字。據學者統計,截至2012年,共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4500多個單字。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2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
而本次重要展覽之所以由大雲書庫美術館承辦,是因為該館歷來重視收藏羅振玉的相關作品及史料。大雲,名出《大雲無想經》,書乃文字顯明之法,庫為大成之所集。“大雲書庫”,又曾為羅振玉用於藏書樓齋號,並在1913年于日本京都立名。羅振玉晚年客居旅順十年有餘。大雲書庫也隨之落戶,成為大連的地方文化代表符號。
據悉,展覽將於11月8日結束,免費開放。(記者 彭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