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金融格局?區塊鏈將在股市大顯身手

2016-06-13 14:32:11|來源:一財網|編輯:許煬

  一年來,比特幣背後的核心技術——區塊鏈(Blockchain)受到全球關注,各大金融機構更是砸下重金對其進行研究,其中便包括悉尼證交所(SSX)。

  SSX和比特交易實驗室(Bit Trade Labs)近日發佈聲明,宣佈將合作開發基於區塊鏈的股票市場結算和登記系統,使得實時結算和登記(T+0)成為切實可行的願景。

  眾多國際投行認為,從全球範圍來看,假設成本和股市市值成比例,那麼區塊鏈每年節省的成本可能超過60億美元。但是,區塊鏈技術要在金融等監管嚴格的領域真正普及,預計還要近10年的時間,因此可以從OTC(場外交易)市場開始小範圍嘗試,再逐步推開。

  當前,中國央行、證監會、交易所也在積極探究區塊鏈在證券交易、銀行結算方面的可行性。

  當然,現在已經涌現出不少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身份識別和信用管理系統,這較于證券交易更易於實現。

  悉尼證交所SSX向區塊鏈進軍

  “T+0將提供諸多益處——消除抵押風險、提高交易速度和交回部分主動權給券商和市場參與者,而不是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向其他交易所支付費用,”悉尼證交所副主席、寶澤金融集團董事局主席王人慶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我們希望從OTC市場開始,等成熟了再推廣至整個交易所,同時這項技術屆時也可以服務其他國家的交易所。”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美國,其實行的也是T+3結算制度,為各界所熟知的T+0僅是指交易制度,並不代表資金、股票到賬。

  SSX是澳大利亞主板證券交易所,始終致力於協助中國企業赴澳洲上市。SSX採用納斯達克(NASDAQ)的OMX交易系統,今後將實現澳元和人民幣進行交易,並適時推出人民幣板塊,規避匯率風險,這也將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SSX表示,據監管方和市場參與者的認可度和參與度,此次合作的目標是在數月內為SSX的私人財富市場網絡和在2018年年初為該所的股票市場實施區塊鏈解決方案。

  王人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將首先為SSX開發區塊鏈解決方案,“但我們還打算使其可供其他市場使用,秉持開放式接入的理念。我們的主要驅動力是提高效率和節省我們的市場參與者和經紀人的成本。”

  就效率和成本而言,此前高盛在研究報告中稱,如果股票交易引入區塊鏈技術,不僅能減少交易結算中的差錯,還能讓全球每年節省60億美元成本。

  “通過在買方客戶、經紀商、託管行以及美國存管信託和結算公司(DTCC)中間,減少重復的和需要人工確認及協調的交易,我們認為區塊鏈技術在美國將能每年節省20億美元成本(顯性成本和經濟成本)。”高盛分析師James Schneider等人在報告中寫道。從全球範圍來看,假設成本和股市市值成比例,那麼每年節省的成本可能超過60億美元。

  對於SSX這個新晉交易所而言,研究區塊鏈技術的動力可能更大。“澳洲最大的證交所澳洲證交所(ASX)有2200多家企業上市,其中結算清算收入約佔30%,美國三大交易所也是如此,因此可能短期內研發並使用新技術的動力不大。”

  與眾多國際投行的觀點相似,王人慶也表示,區塊鏈技術要在金融等監管嚴格的領域真正普及,還要近10年的時間,“因此可以從OTC市場開始小範圍嘗試,再逐步推開。”據他介紹,現在已經涌現出不少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身份識別和信用管理系統,這較于證券交易而言更易於實現。

  實現實時結算和登記(T+0)?

  儘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區塊鏈在股票交易中的想像力的確巨大。其實,股票交易指令的執行環節較為簡單,而交易指令執行後的結算和清算環節則相當繁複,因此區塊鏈最大的用武之地可能就是實現實時結算和登記(T+0)。

  以美國為例,美國證券結算制度為T+3,此處T+3強調的是,在美國賣了股票要3天后才能拿到錢;而中國A股市場T+1強調的是當天買的股票不能賣。

  “區塊鏈卻能將效率提升到分鐘級別,這能讓結算風險降低99%,從而有效降低資金成本和系統性風險。”王人慶告訴本報記者,在區塊鏈上,交易被確認的過程就是清算、交收和審計的過程。區塊鏈使用分佈式核算,所有交易都實時顯示在類似于全球共享的電子錶格平臺上,實時清算,效率極大提升。

  高盛也認為,股票交易的結算和清算過程中,區塊鏈技術能夠減少甚至消滅交易差錯,並能夠優化後臺流程、縮短結算時間。一般而言,這些細節的確認由多個參與方(DTCC、託管行、經紀商和客戶)在整個交易週期的多個時點進行。如果區塊鏈能在這些參與方中完全加以應用,其中很多屬性可以打包進智慧協議,從而變成交易指令執行之前的要求,而不是在交易後要求多個參與方核驗並同意。

  有跡象顯示,股票交易規模的迅速擴大已經對證券交易基礎設施的容量形成了很大的壓力。很多人開始擔心,如果不徹底改革現行的股票清算交割系統,將很快造成系統容量嚴重不足的問題,這些顯然是證券監管層擔心的重要問題之一。有鋻於此,全美證券協會目前正在推動將證券交割制度由原來的T+3修改為T+2或者更短。

  2015年,美國T+2工業指導委員會(ISC)制定了一份白皮書,倡導在2017年第三季度引進T+2結算制度,並試圖獲得監管方支持。多位美國證監會(SEC)委員不久後對此表示支持。

  ISC稱,縮短結算週期會給予交易更多的確定性、安全性,並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這將有助減少對手風險(counterparty risk)、減少順週期保證金要求和流動性需求。結算週期縮短將會有助於改善整體證券市場的效率,將美國與全球市場同步聯繫在一起,以促進金融穩定。”ISC主席Marty Burns表示。

  當前,24個歐洲市場都在2014年夏天開始向T+2制度過渡。縮短一個工作日的結算週期有助於降低整體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保證券商的資金自由度,也有益於投資者。

  區塊鏈到底是什麼?

  即便是説到這裡,不少受眾仍然對於抽象到極致的區塊鏈困惑不已,比特幣至少存在一個圖形,但區塊鏈可謂是“無形”的強大存在。

  “其實,一般受眾不用過多考慮區塊鏈究竟是什麼。隨著該項技術不斷成熟,就例如微軟Windows系統,如今還有人會想探究它背後的運作方式嗎?”區塊鏈創業團隊BITSE的CEO錢德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此前,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常務理事、北京艾億新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家林對區塊鏈給出了一系列相當直白易懂的解釋。

  張家林表示,區塊鏈是一個開放式自治賬薄系統(open autonomous ledger)。首先它是一個賬薄系統,按照複式記賬方法記錄了所有的交易數據——每一個單位的貨幣“從哪來,去過哪”的全部詳細歷史數據。開放式是指其存儲的數據對任何人都是開放的,除了交易主體的隱私信息採用加密方式以外,任何人都可以查詢其中的數據(加密的數據獲得授權後也能看到)。“自治”是指系統是按照公開的演算法、規則形成的自動協商一致的機制基礎上運行的。以確保記錄在區塊鏈上的每一筆交易的準確性、真實性。

  至於區塊鏈的記賬方法,其實區塊鏈記錄了從第一個“貨幣元”交易發生開始的所有交易紀錄,每筆交易都是按照複式記賬法進行記錄。由於任何一筆交易的借方、貸方的複式記賬記錄都保存在一起,每筆交易的貸與借之間形成的會計關聯關係: 一筆交易中的貸方總能夠對應到之前一筆交易的借方。所有的交易就通過複式記賬的會計關聯成“鏈狀”結構。這樣就能夠對每個“貨幣元”的身世檔案有很精確的描述:由於複式記賬的好處, 從當前最新記錄開始,逐級向過去回溯的倒推方法,就能針對每個“貨幣元”,不僅知道它“去過哪”——這個“貨幣元”都經歷過哪些交易, 還可以知道它“從哪來”——追溯到它的源頭“出處”。

  由於每個“貨幣元”的身世檔案都很清楚,這樣就給識別和驗證交易帶來非常大的便利。

  例如,張三要支付李四100“貨幣元”,李四就可以對張三的這100“貨幣元”的身世檔案進行查詢,李四追溯到這100“貨幣元”是有源頭“出處”的,而且最新的交易顯示,這100“貨幣元”的最新擁有者是張三。李四就放心可以收到這筆錢了。如果李四追溯不到這100“貨幣元”的源頭,説明這100“貨幣元”不是合法生産出來的,張三就不應該擁有此100“貨幣元”,這樣的交易被認定為非法而無法獲得執行。只有那些可以追溯到源頭“出處”的“貨幣元”交易才被認定為合法並獲得執行。被驗證過的所有交易被永久性的存在區塊鏈中。

  張家林也表示,隨著交易數量的增加,採取上述方法對當前的每個“貨幣元”的交易都查詢身世檔案進行追根溯源的話,由於需要回溯的“交易鏈”很長,按照上述方法來驗證一筆交易將會非常耗時,區塊鏈採用了非常巧妙“分塊”的方法解決了該問題。

  所謂“分塊”,即把發生在某段時間內的交易打包成一個“區塊(Block)”,每個區塊保持著前、後區塊的連結指針。由於區塊是按照時間順序遞增産生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一個新的區塊,這個區塊和上個區塊連結起來,所有區塊就形成了“鏈”狀結構。

  因此,區塊鏈可以看作一個可以無限“增加頁數”的巨型賬薄,每個區塊可以看作是這個賬薄的“一頁”,“每頁”賬薄記錄了1筆或多筆交易。每增加一個區塊,區塊的堆高(Height)就增加。(周艾琳)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