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契約理論 打開人力資本股權融資之門

2016-10-21 17:05:09|來源:中華工商時報|編輯:許煬

  奧利沃·哈特(Oliver Hart)和本特·霍姆斯特姆(Bengt Holmstrom)分享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可謂眾望所歸。二人的貢獻,集中在合約理論(contract theory)上。顯性的和隱性的合約界定人們分工合作的方式,是經濟分析中具有基礎性的問題。

  哈特關注了一個重要的現象,就是合約是“不完全”(incomplete)的。現實世界中,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性太多,信息不對稱,或者即便能觀察到也很難提供切實的證據,無法進入訴訟,很多事項無法寫入合同。因此,絕大多數情況下合同是“不完全”的。那麼,合約未盡事項,誰説了算?

  這個問題映射到企業裏,企業每天都要面對新的情況,誰來做決策?誰做老闆,誰做員工?因為決策權影響企業的績效、前景和收益分配,因此決策權分配也是個激勵問題。

  著眼點是大問題,切入點卻可以很小。哈特教授與合作者的角度,是看誰擁有資産更有利於企業效益的最大化。答案也不難,就是誰的行為最難寫入合同,決策權就給誰,這樣這個人也就是剩餘索取者了。換句話説,給他決策權和剩餘索取權,其實就是一種隱性的激勵機制,用來替代顯性的,難以書寫的合同。

  合約未盡事項,誰説了算?

  舉個例子,投資是企業最重要的問題,可是很難寫進合同。即便寫進去,也可以因為事後的各種原因而不一定能執行。觀察過企業運營的人都知道,投資常常是説説而已,離實際投資還有無數的環節可以扯皮。一旦簽了合同,各方已經被“鎖定”了,即便不投,也還有“好死不如賴活著”一説,於是就繼續將就,進入一種低效的合作。此時的一個辦法,是把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給要投資的人,變成他的激勵。

  故事講到這裡,一切近乎完美。問題是,這個理論上應該得到控制權的人,是個窮人怎麼辦?現在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是創業創新的人沒有錢怎麼辦?啃老不是個好辦法。互聯網時代,很多創業者幾乎是白手起家的。即便小有積蓄,或者已經挖到第一桶金,資金實力常常很不夠。

  在這裡,我們觸摸到人力資本在企業中的作用,這是企業理論的一個基本問題。企業的成功,依賴於企業家和各級員工的人力資本,以及他們持續不斷的對人力資本進行投資。然而,人力資本的使用和積累,是難以寫進合同的。如果我們假定人力資本是最重要的資産,那麼企業就應該歸人力資本的佔有者所有。那麼問題來了,這些人沒錢,但是巧舌如簧,看起來就是一群大忽悠,讓我們怎麼相信他。做股權投資、天使、私募、孵化器的,對這個問題應該深有體會。

  現實中看到的,是一種叫做“共有産權”的設計。就是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人,討價還價決定各自的股份,共享未來的收益和風險。

  對於這個“共有産權”設計,可以從兩個角度解讀。第一種解讀,這是一種激勵機制。為了激勵經理人和主要員工努力工作,把他們的收入和未來的企業表現掛鉤,給股權激勵。這一點,霍姆斯特姆有專門的文章論述。

  第二種解讀,可以看作是“勞動雇傭資本”。按照哈特的理論,人力資本密集的企業,應該歸企業家和經理人所有。但是這些人沒有足夠的資金,於是就去“融資”,付出的是部分的股權。

  兩種解讀都有道理,看你從哪一個角度看。霍姆斯特姆的解讀,是從金融資本的角度,著眼點在於激勵企業家和經理人。哈特的解讀,是從企業家的角度看,著眼點在於用人力資本“抵押”,進行“股權融資”。

  人力資本的股權融資功能,突破了“資本雇傭勞動”的傳統説法。進一步,倘若我們預期人力資本相對於金融資本越來越重要,那麼人力資本的融資功能會越來越強,“資本雇傭勞動”的傳統説法,值得進一步商榷。

  可以看到的是,工業革命後的早期,金融資本稀缺,人力資本只能附著在金融資本上,否則價值無法體現。二戰以後,特別是1970年代以來,金融資本越來越豐富,人力資本的相對重要性提升。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力資本開始具有了融資功能。

  自從科斯教授(1937)的經典研究以來,企業的性質引起眾多的關注。理解企業的本質和邊界,是經濟學的一個基礎性的問題。

  霍姆斯特姆和哈特等人的研究,提供了很多精細的知識。近年來的新變化,新的企業組織形式和融資形式,為更深入理解企業的合約性質,打開了新的窗口。(記者 徐建國)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