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行業需在監管框架內發展

2016-12-29 08:50:27|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許煬

  中國比特幣交易量仍在不斷上漲。據報道,截至12月28日的五天內,以美元計價和以人民幣計價的比特幣分別上漲超過18%和20%。而11月比特幣全球交易額超過15萬億日元(1276萬美元),比上月增長50%,其中,中國三家大型比特幣交易所合計交易份額佔全球90%。

  高度活躍但交易匿名化的比特幣引起不少網民關注,一些人擔憂比特幣淪為洗錢、換匯的工具。網民認為,監管需要及時跟上,讓比特幣行業在監管框架內健康發展。

  交易規模擴大活躍度上升

  有媒體此前報道,目前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都提供“匯幣”服務,有的單筆交易額達上千萬元人民幣。

  有網民指出,早在2013年,即有多位比特幣圈內人士透露,有國內玩家通過這一方式,為海外留學的親友,匯寄學費和生活費,也有一些玩家通過比特幣,來轉移部分資産。不過彼時比特幣波動劇烈,市場風向和政策風險不明朗,因而規模極小。而今,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對於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貨幣或者説計價單位的認可,比特幣價格穩步回升,提高了資産轉移的安全性。

  “比特幣可以便捷、自由地兌換成各國的法定貨幣,同時,它被大多數央行視為商品,而非貨幣,其商品屬性可以避開部分國家的資本項目管制。”網民“天津逍遙子”説。

  此外,網民“武堅”指出,鋻於比特幣匿名性和追蹤困難的特點,這部分資産很容易隱匿,又由於法律的缺失,國家稅務部門無法進行監管,逃稅也就可能産生。

  防範非法用途和惡意炒作

  針對上述種種擔憂,一些網民認為無需過分渲染風險。“現在由於境內外交易所都施行了嚴格的反洗錢措施,包括嚴格的實名認證制度、限額限時提幣制度等,結合匯率的現狀,所以通過比特幣交易所實現洗錢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都比較高,不是好的通道。換匯也是如此。”網民“武堅”寫到。

  網民“天津逍遙子”也指出,中國央行早在2013年發文界定比特幣為虛擬商品,並要求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等。2014年重申對比特幣的態度,並提示比特幣具備的匿名、跨境流通便利等特徵,要求金融機構將比特幣納入反洗錢監控。

  儘管由之滋生的違法交易行為尚不顯著,但網民認為,比特幣行業需要在監管的框架內發展,防止其被用於非法用途和惡意炒作。網民“JOCY”表示,隨著交易量急劇攀升,引入加密貨幣監管政策也越來越迫切,必須盯住潛在的洗錢行為,加強消費者保護,將虛擬貨幣交易運營商置於更為正式的監管框架下。(記者 張小潔 整理)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