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普惠:互聯網金融健康有序發展的本質要求

2017-12-25 08:55:33|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許煬

  互聯網金融發展這幾年備受關注。任何新事物的發展,總有一個潮起潮落、波浪前行的過程,互聯網金融也不例外。從發展趨勢看,互聯網金融有著廣闊的前景,因為它契合了長尾市場的需求和普惠金融的特點。要厘清互聯網金融普惠導向的本質特徵,必須先明晰長尾理論。長尾理論是基於互聯網技術廣泛運用背景下衍生的經濟理論,它延伸了傳統的“二八定律”,為互聯網金融發展回歸普惠金融提供了理論依據。傳統的商業邏輯主要是針對“二八法則”,即20%的熱點商品獲得了整個市場80%的銷量,其餘80%的商品數量只能夠獲得20%的銷量。由此,商品的供應者針對最有購買力的人提供最熱門的商品,通過規模經濟來降低成本、獲得最大收益。但在互聯網廣泛運用後,這一模式被顛覆。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人們很可能以很低的成本關注正態分佈曲線的“尾部”,關注“尾部”産生的總體效益甚至會超過“頭部”。谷歌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長尾”公司,在谷歌的廣告系統推出之前,數以百萬計的中小企業和個人因為支付不起鉅額的廣告費用,幾乎從沒有打過什麼像樣的廣告,他們根本就不在廣告商的視野裏。谷歌推出的自助廣告系統使他們第一次擁有了自己分佈廣告的能力。長尾理論很好地解釋了互聯網金融發展特別是其普惠發展的根本緣由。

  任何市場總包含著多元且不同層級的細分市場,金融領域也不例外。比如,金融長尾市場包含大量“微不足道”的用戶和需求,對該市場的關注意味著這些此前無法從傳統金融機構那裏享受金融服務的“邊緣人”也開始擁有低成本且體面獲取服務的潛在機會,但這些“微不足道”的用戶與金融服務供應商普遍存在著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隱含的風險點也較多。這對於互聯網金融發展來説,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凡事是有條件的,互聯網金融要抓住長尾市場,也要有相應的前提條件。比如:互聯網技術進步和普及使利基市場和利基産品(指那些被市場統治者放棄的某些細分市場和産品)呈爆髮式增長,市場較為富足,那些標準化消費和産品已經很難滿足人們的需求,有一定經濟條件的人群更注重那些滿足個性色彩的産品和服務,利基産品的市場需求被有效釋放出來。又如,互聯網金融對於互聯網網絡技術的普遍運用,使得關注成本變得很低甚至近乎是零,人們有條件也有能力去關注尾部市場,這些單個規模都看起來都和弱小的利基市場聚集起來以後,就可以和熱門市場相抗衡,關注尾部産生的總體效益就很有可能超過頭部。

  目前,發展普惠金融已經成為全球共識。早在2006年聯合國就要求各國將發展普惠金融作為金融服務評價體系的重要指標。我國政府“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發展普惠金融,著力加強對中小微企業、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金融服務。這幾年,互聯網金融發展很快、勢頭很猛,但是普惠金融的發展卻不容樂觀。因此,尋找普惠金融的新興工具就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而互聯網金融與生俱來的本質特徵順理成章地成為普惠金融的最重要載體。其實,回歸基於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也是很有前途的一個選擇。因為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據國家工商總局2016年發佈的《全國小微企業發展報告》有關數據:小微企業數量上與大型企業相比有絕對優勢,它幾乎覆蓋了國民經濟的所有行業;創造的最終産品和服務價值對GDP貢獻率超過60%、創造就業機會超過70%、納稅貢獻超過了50%;完成的發明專利超過65%、新産品開發超過80%。

  那麼,互聯網金融如何回歸普惠金融呢?一是依靠利用自身的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優勢,切實降低相關成本。比如,運用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對互聯網交易信息進行深度挖掘分析,以及對海量的交易支付、融資結算、資信風險評估等方面的數據處理,既幫助客戶精準推薦産品和服務,降低客戶自行尋找、查詢、決策成本,讓小微企業和低收入群體能夠以降低的成本獲得便利的金融服務,又增強金融服務提供商防範風險的能力。二是搭建互聯網金融普惠發展導向的政策法規體系和徵信服務體系。嚴格界定互聯網金融交易主體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科學合理規範互聯網金融監管,厘定其創新邊界和發展方向,確保其普惠導向。科學的信用評估、高效的徵信服務是互聯網普惠金融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要儘快完善互聯網普惠金融信用徵信體系,為互聯網金融回歸普惠創造基礎性條件。(作者係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院長 夏傑長)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