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不應脫離實體經濟 風險防範仍是重點
2017年,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熱潮迭起,不斷推動著傳統産業、商業模式的創新變革,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依託IT技術,金融科技高速發展,將資金供給方與需求方緊密連接,通過創新金融業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國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困境,為實現普惠金融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助力。
然而,在金融與科技相互融合的過程中,信用風險、操作風險、信息風險等不斷聚集,給金融科技機構的風險管理以及監管提出了挑戰。
科技正扮演重要角色
當下,全球進入互聯網時代。科技浪潮席捲而來,正從方方面面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擁有著引領經濟發展方向、推動産業變革與創新的能力。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17》指出,互聯網發展進入從“人人互聯”向“萬物互聯”跨越的新階段,人工智能等新興網絡信息技術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數字經濟成為世界各國謀求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網絡空間成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新領域。
在全球範圍內,以AI為代表的新興技術正掀起一場科技創新的革命。美國知名人工智能專家傑瑞·卡普蘭表示,人工智能對社會産生了巨大影響,“它的存在改變了我們現有的生活與工作方式。”
以金融業、製造業為代表的傳統行業已經認識到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科技創新的重要性。依託技術升級、金融科技快速發展,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服務效率。
在傑瑞·卡普蘭看來,人工智能不僅改變著既有産業,也會創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産業。“儘管作為升級版自動化的人工智能將會讓很多人丟掉飯碗,但效率的提升將讓人類社會整體變得更加富有,還會有新的工作機會出現。那些失業的人可以轉向新的、更加面向未來的工作領域。”
如今,世界各國不僅在經濟層面進行著比拼,在科技層面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中金公司前首席執行官朱雲來表示,具有自主研發、製造能力的科學技術才是真正的世界級競爭力。
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在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看來,當前中國最關鍵的問題是發展方式的轉換,由過去數量型、速度型發展方式轉換為品質型、效益型發展方式,怎樣使經濟能夠真正有效地轉換到新的發展方式上去,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動力。
就金融領域而言,伴隨著全球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以金融科技為重要內容的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中國的金融業正逐步進入數字化和智慧化的發展新階段。傳統的金融業態有了科技的助力,正朝向低成本、低門檻、高效率、高品質、廣覆蓋的發展方向轉變。
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表示,以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感知技術、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讓生産、服務、生活等實體經濟行為逐步可數字化,實體經濟的數字化和線上的數字化的相互打通,實現了線上和線下的融合。通過數字化和場景化,可以幫助實體企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機會,更便利地獲得金融服務。
然而,正如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與十九大報告所強調的,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根基,金融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金融在與技術結合的過程中,也不應脫離這一本質要求。
當前,金融科技正廣泛服務於醫療、零售、製造、交通、教育等實體經濟的各個領域。如何判斷金融科技是否偏離了這一方向?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2017原子智庫年會”上表示,應將是否有利於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和普惠水準、是否有利於提高金融風險的管控能力、是否有利於加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保護這三個“有利於”作為評判的基本標準。
風險防範仍是金融科技發展底線
金融科技在助力金融機構大幅度提升金融服務的效率與覆蓋度,改善小微企業融資困境,推進實現普惠金融的同時,除了帶來了數字鴻溝、技術過度依賴等問題之外,金融風險與技術風險、網絡風險等多重風險的疊加,令風險防範與管控的難度加大。
可以看到,隨著金融科技的興起,其風險呈現隱蔽性、突發性、傳染性等特點,在機構層面與系統層面的潛在風險越來越多。
防範金融科技創新可能帶來的風險,首先應平衡好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關係,在推動技術創新的同時,以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為前提,制定完備的制度政策、規則標準,為金融科技的發展提供技術與制度保障。同時,強化穿透式監管,加強行業自律,嘗試運用科學技術進行監管。
在監管層面,李東榮在上述會議中建議,可以考慮借鑒監管沙箱、監管科技等新的理念和工具,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建立起一套能夠試錯、容錯、查錯、糾錯的包容性創新管理體系,使從業機構能夠在風險可控和範圍可控的前提下,探索開展應用試點、産品測試、技術驗證,從而給真正的金融科技創新留有一定的空間和合適的觀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