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

2018-03-12 14:56:40|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已是一筆不容小覷的巨大金額。如此龐大的金額長時間留滯在第三方支付機構中,隨之而來將會産生各種不同的客戶備付金問題。如何科學、合理地存管客戶備付金問題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客戶備付金存管體系問題

  (一)備付金多頭開戶,賬戶數量龐大,不利於監管。根據備付金存管制度規定,第三方支付開設的備付金賬戶最多不超過5家銀行,以便統一監管,保證資金安全。但實際中,第三方支付機構大多數是“一托幾十個甚至上百個賬戶”,監管部門難免有所遺漏。

  (二)封閉性強,透明性低,易出現監管死角。在目前支付機構直連商業銀行進行業務處理的模式下,備付金存放于多個銀行,但當前各銀行之間存在壁壘,信息並非互聯互通,因此支付機構備付金賬戶體系相對封閉,交易處理過程和交易信息透明度低,監管層難以掌握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的資金流動情況,易産生監管死角,為賭博、販毒、洗錢等犯罪活動留下了挪騰資金的空間。

  (三)監管內容不清。我國客戶備付金監管制度立法方面的一個問題是對監管內容方面的規定模糊不清。《存管辦法》第三十四條中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有權根據監管需要,調閱支付機構和備付金銀行相關交易、會計處理和檔案資料,要求支付機構對其客戶備付金等相關項目進行外部專項審計。中國人民銀行建立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統計監測、核對校驗制度,組織建設相關係統。”可以看出這對於客戶備付金監管的規定十分籠統,沒有對監管內容作出具體規定,從而導致對客戶備付金監管的可操作性較弱。由於對客戶備付金的監管內容沒有作出詳細具體的規定,使得監管者與被監管者對監管的內容容易産生分歧和爭議,從而便於相關機構走法律漏洞。由於《存管辦法》中對於客戶備付金監管內容的規定過於框架性,導致監管銀行對客戶備付金的監管存有很多盲區而發揮不到監管的效用。

  加強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的建議

  (一)提高支付機構的技術標準,實現客戶備付金“集中清算、集中存管、集中監督”。2016年4月中旬,國務院14部委聯合發佈實施方案,央行將推動清算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共同建立“網聯”,並制定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方案。“網聯”將作為備付金集中管理的技術平臺,對資金賬戶統一設立和集中監測。“網聯”建立後,支付機構與銀行多頭連接開展的業務應當全部遷移到該平臺,從而將支付機構提供主體服務的身份與清算職能分離。“集中清算”指客戶備付金集中于“網聯”進行清算;“集中存管”指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存放于同一存管銀行或者賬戶,在白名單制度下,由該銀行代支付機構發起跨行支付命令,流轉客戶備付金;“集中監督”指將清算平臺、存管銀行、支付機構所涉及的客戶備付金流轉信息集中于統一的監測系統,形成實時、完整、可追溯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信息視圖。“網聯”平臺的建立將改變目前各支付機構自建平臺系統,不能共享、不能互聯互通的現狀,確保客戶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落地,從根本上防範資金挪用及市場失序的風險。

  (二)明確集中存管銀行資質,建立存管銀行資質認定及退出機制。實施方案要求,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統一繳存人民銀行或者符合要求的商業銀行中。由於不同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水準不同,其在備付金存管能力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建議對備付金存管銀行的主體資格認定作出明確規定。人民銀行可對集中存管銀行的業務規模、資産規模、存管品質、信息安全、風險防範、災備處理和應急處理能力等因素進行嚴格把控,制定合理的集中存管銀行資格認定制度。同時,根據集中存管銀行對客戶備付金監管的實際水準建立相應的資格退出機制,確保集中存管銀行切實履行在客戶備付金監督中的責任與義務。

  (三)建立延伸存款保險制度,防止備付金集中存管後風險集中。客戶備付金涉及面廣,利益相關方多,集中存管後,客戶備付金集中于一家或少數幾家存管銀行,風險也隨著集中。美國對備付金的安全監管是通過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所提供的“存款延伸保險”來實現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將所有沉澱資金存入FDIC的商業銀行賬戶,所獲利息用於為每個消費者購買上限為10萬美元的保險項目。這樣不僅合理地解決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和消費者之間的利息分配問題,而且保證了整個交易體系的安全和穩定。建議我國完善存款保險體系,借鑒美國延伸存款制度,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納入“延伸存款保險”,用客戶備付金利息支出作為保費支出,保障客戶資金安全。

  (四)監管主體對中小支付機構適當給予更多關注。在集中存管方式下,監管主體對備付金存管銀行的資格加以限制,這會造成存管銀行的數量減少,支付機構對存管銀行的議價能力減弱,客戶備付金利息可能會明顯下降,特別是要對一些處於發展中的中小支付機構影響更大。為扶持中小支付機構發展,監管主體應適當在政策、資金和管理等方面給予其更多地支持。(張興宇)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