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初支付機構備付金實現全部交存

2018-07-02 09:05:41|來源:北京商報|編輯:許煬

  央行在6月29日宣佈要求支付機構全額交存備付金。和今年前4個月一樣,交存比例將階梯式上升,至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此前業內從支付機構角度討論較多,普遍認為支付機構躺著賺利息的日子已一去不返。另外業內也關注備付金交存對流動性的影響,有分析指出,支付機構上交客戶備付金的機理與商業銀行上交存準類似,都存在貨幣緊縮的效果,預計流動性回籠將達數千億元,但並非貨幣政策轉向。

  設定全面交存“大限”

  6月29日,央行在官網披露《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宣佈將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步提高至100%。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具體來看,交存時間為每月第二個星期一(遇節假日順延),交存基數為上一個月客戶備付金日均餘額。跨境人民幣備付金賬戶、基金銷售結算專用賬戶、外匯備付金賬戶餘額暫不計入交存基數。

  這份通知來得並不算意外,此前業內就預期備付金全面上交是大勢所趨。備付金集中存管制度自2017年初建立,同年4月17日開始執行,年末央行又提出,自2018年起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逐月由20%提高至50%。交存的備付金被計入央行資産負債表中的“非金融機構存款”,從央行披露的數據看,2018年初以來每個月都跳上一個千億級臺階,至5月末交存額達5009.23億元。

  倒逼機構另尋增利渠道

  從備付金集中交存開始,曾經以“運作”備付金作為一大營生手段的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便面臨更大的生存壓力。

  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認為,備付金確實是體量不大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之前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從備付金需交存開始起了變化;大型支付機構則基本並不依賴這筆資金賺錢,因為支付本來利潤很微薄。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也認為,備付金交存對一般支付機構肯定有影響,因為有一部分支付機構實際利息佔很大一部分空間,但更多的支付機構還是在靠流水的提成,而幾家巨頭支付機構則更多將支付當作一個生態的入口,例如做金融和繳費等公共事務平臺。

  值得一提的是,6月30日“斷直連”大限也已到來,重構商業模式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需要思考的問題。一位業內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曾指出,從事網絡支付業務的支付機構分別與上百家銀行系統連接,存在著種種弊端:多頭開立賬戶,運維成本高,資源浪費嚴重;支付交易信息碎片化嚴重,游離于監管之外,介面標準和安全規範不統一,風險隱患較大。

  對於未來機構如何增加收入渠道,王蓬博表示,支付機構已經沉澱了大量用戶數據信息,未來增值服務可延伸至大數據應用、會員系統建設、顧客行為分析等更高層次,以此進一步提高收入。

  預計回籠數千億資金

  另外受到業界關注的,是備付金全面上交對市場流動性的影響。方正證券固定收益宏觀分析師楊為敩分析稱,一旦一筆資金被劃入“非金融機構存款”,則意味著將失去流動性,與商業銀行上繳存準非常類似,都存在貨幣緊縮的效果。預計今年12月交存額會達到1.04萬億元,帶來5350億元左右的回籠規模,相當於提高了0.35%的準備金率。

  這是否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楊為敩認為,政策的初衷應該是打補丁,而非象徵著整體貨幣政策再次收緊。他分析稱,支付機構目前的資金成本為0,且沒有分紅機制,加上這部分資金的風險偏好不低,在此之前屬於被忽視的“風險資金池”,被挪用去購買高風險産品甚至房地産的風險一直存在,這些錢全部被鎖定後,可以保證存戶資金的安全性;此外,目前寬鬆信號要比緊縮信號強很多,僅憑這一次政策很難説明貨幣政策的轉向。

  不僅如此,這5350億元的流動性回籠也並非在短期實現,而是會在未來兩個季度陸續實現,月均的回籠量不足1000億元。因此,楊為敩表示,央行對衝這部分收緊的壓力其實不大,和上半年相比也沒有太多變化。只要保證下半年貨幣政策的寬鬆能保持既往的斜率,流動性走寬方向就不會變化。(北京商報記者 程維妙)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