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支付機構吃罰單 支付市場監管力度加大

2018-05-18 09:42:48|來源:經濟日報|編輯:許煬

  日前,今年以來支付行業最大“罰單”落地—5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對智付電子支付有限公司開出鉅額罰單,沒收違法所得約1108萬元,並處罰款約1453萬元,罰沒金額合計約2561萬元。

  央行公告顯示,智付公司為境外多家非法黃金、炒匯類互聯網交易平臺提供支付服務,通過虛構貨物貿易,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跨境外匯支付業務。同時,智付公司未能採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對境內網絡特約商戶的交易情況進行檢查,未能發現數家商戶私自將支付介面轉交給現貨交易等非法互聯網平臺使用,客觀上為非法交易、虛假交易提供了網絡支付服務。此外,智付公司還存在未嚴格落實商戶實名制、未持續識別特約商戶身份、違規為商戶提供T+0結算服務、違規設置商戶結算賬戶等違法違規行為。

  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日前也公佈了對4家支付機構的處罰決定:因違反《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對中匯電子支付、現代金融控股(成都)、隨行付支付、上海點佰趣信息科技4家機構在江西的分公司作出處罰,罰款1萬元至7萬元不等,並要求其限期改正。

  此前還有人民銀行福州中支公佈對福建省掌財通支付在內的4家支付機構的處罰決定,其中對掌財通的罰款金額最高,達到11萬元。此外,廣西支付通、北京全順通和銀信聯(北京)也被央行開出“罰單”。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央行對支付機構的各類處罰“節奏”明顯加快,截至目前各類處罰已超過30次。

  嚴監管是今年支付市場發展的“主旋律”。今年2月,央行召開支付結算工作會議時,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就強調,支付結算監管要統籌處理好“放管服”三者的關係。在始終強調嚴“管”,嚴厲打擊支付亂象,規範市場秩序的同時,還要謀劃做好更高層次的“放”和“服”工作,更好地發揮支付結算工作對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基礎性作用。

  5月14日,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謝眾表示,2018年,人民銀行將繼續大力推動我國非現金支付環境的建設,指導市場主體對企業、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支付産品。同時,持續做好正本清源工作,進一步加大市場監管力度,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對各類違規支付行為的整頓處罰絕不手軟。

  據統計,從2011年開始,央行陸續向市場發放了270張第三方支付牌照。隨著牌照暫停審批,且對部分不合規機構不予續展牌照,目前市場第三方支付牌照不足250張。業內人士認為,目前支付市場的牌照數量還是太多,隨著監管的強化,支付行業走向規範是必然趨勢,在這一過程中部分不合規的機構將逐漸被淘汰。對機構來説,短期會有陣痛,但這將有利於行業長期健康發展。(記者 陳果靜)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