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金融火了!微眾、平安、聚均三路人馬齊佈局

2018-11-02 10:40:30|來源:證券時報|編輯:許煬

吳比較/製圖

  供應鏈金融,似乎真的火了。

  長期以來,由於多層級信用穿透難、核心企業準入門檻高、下游融資風險大、跨地區輻射半徑減弱等多重因素疊加,銀行信貸一直難以足夠有效地覆蓋處於供應鏈長尾端的中小微企業。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馬彬曾公開表示,今年以來,全國應收賬款融資需求超過13萬億元,但僅有1萬億元融資需求得到滿足。

  有需求就有市場——越來越多同時手握數據和技術的金融科技企業,正在著力於搭建創新供應鏈融資商業模式。

  或高調發佈或密不做聲,僅證券時報記者確切掌握的,就有估值已達千億級的國內首家互聯網銀行微眾、平安旗下金融科技“獨角獸”之一的壹賬通、平安銀行前行長+平安證券前董事長團隊大舉進入供應鏈金融服務領域。

  微眾銀行悶聲研發

  “平臺正式發佈後,就對合作的第一家核心企業(某上市公司)及600多家供應商展開行銷推廣。一週內有400多家供應商接入並在平臺開戶,其中200多家供應商基於資金需求,在平臺上對其應收賬款進行融資,最終實現近300筆融資,融資放款達2億元。”微眾銀行貸款科技産品部總經理助理楊楊近日撰文稱。

  他提到的“平臺”,即是微眾銀行“悶頭”研發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當市場還只注意到微眾銀行的財務數據或者市場估值時,微眾其實早已在為人熟知的零售貸款業務外,開闢了新的業務疆土。

  記者經多方調查了解到,微眾銀行的供應鏈金融平臺囊括了核心企業和鏈屬企業(供應商),主營線上應收賬款管理、轉讓及融資,外加部分財務管理。當然,這一切發生的前提是貿易背景的真實性。

  “鏈屬企業端作為核心企業的供應商,最關心應收賬款品質以及賬期,但其往往議價能力較弱。” 楊楊説。在他看來,微眾供應鏈金融平臺對核心企業及各級供應商的信息流進行了整合,銀行可結合線下盡調與線上驗證,創建核心企業關係鏈。這樣一來,銀行不但可以有效利用核心企業的閒置授信額度,還可以聯合核心企業行銷其上下游,通過批量獲客,增強單一客戶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對核心企業來説,可通過平臺為其應收或應付賬款注入流動性,在票據之外獲得更簡便的結算方式,同時減少財務費用。

  平安壹賬通高調發佈

  同樣瞄準供應鏈金融領域的還有平安旗下壹賬通,相較微眾的密不做聲,壹賬通陣仗堪稱盛大。近日,其發佈了“壹企鏈”智慧供應鏈金融平臺。發佈會上,中鐵建資管、中儲發展等多家大型企業,江蘇銀行、蘇州銀行、嘉興銀行、南洋商業銀行、晉城銀行等銀行悉數到場。

  記者注意到,商業銀行來的代表,大多數都為交易銀行部或貿易金融部高管。因為“壹企鏈”智慧供應鏈金融平臺,剛好與該部門核心職能重合,或者説可以輔佐該部門核心業務。“壹企鏈”的基本邏輯是:運用區塊鏈+電子憑證技術,通過供應鏈各參與方真實數據上鏈,構築真實交易背景鏈條。而它起到的示範作用也很明顯,就是將此前銀行用單一核心企業信用做風控維度,拓展到物流、倉儲、工商、稅務等數據交叉認證。

  “我以前在平安銀行做貿易金融,之所以來到科技公司,是因為兩者的覆蓋率以及服務半徑、深度、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家銀行有它的信貸偏好、客戶選擇、組織架構、技術能力和區域限制;但壹賬通構築的是多家銀行聯盟體,可接入多元化解決方案,打破舊有的能力疆界。”金融壹賬通供應鏈金融總經理劉芳對記者説。

  從核心企業、電商平臺、物流公司、ERP軟體服務商、金融機構,再到微眾和平安壹賬通等金融科技主體,供應鏈金融這一正被國家高層屢次提及的領域,還吸引了新興民營資本的加入。

  平安銀行前行長佈局

  由平安銀行前行長邵平和平安證券前董事長楊宇翔搭檔在上海成立的聚均科技,定位為“物聯網金融科技企業”,本週高調發佈了服務“一帶一路”貨物貿易行業和企業的B2B綜合服務平臺。而這一宏大的定位範疇,囊括了供應鏈金融。

  但需要強調的是,供應鏈金融服務僅是邵平新佈局裏的一部分。“供應鏈金融是‘易融星空’平臺的一部分業務,它的外延比供應鏈金融大得多。”邵平告訴記者。

  另外一名聚均科技的合夥人解釋稱:“‘易融星空’是為一帶一路貨物貿易進行賦能的科技平臺,這個賦能可以是供應鏈金融,比如解決一帶一路貿易中小企業融資難;也可以是物流解決方案,比如降本增效,提升中歐班列的效率;還可以是物聯網在貿易場景的運用,如控貨、風險管控等。”

  或許是源於主創團隊資深的金融從業背景,聚均科技一齣道就達成了與建行的合作。建行營運業務總監牟乃密在易融星空發佈會上稱,“聚均科技在較短時間內成功整合技術、金融和場景,推出易融星空平臺,對貨物貿易行業具有深遠意義。集團金融科技的發展理念和建行的戰略高度契合,建設銀行非常願意為易融星空平臺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無論是專攻還是囊括,最近一段時間,微眾、平安壹賬通、聚均科技都齊齊佈局供應鏈金融。可以預見的是,不管是基於政策的號召還是目前小微融資市場的需求,以各種方式佈局供應鏈金融的商業主體只會越來越多。(證券時報記者 劉筱攸 胡飛軍)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