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準“輸血”助企業過難關

2020-07-22 09:06:27|來源:國際商報|責編:馮實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實體企業受市場萎縮和成本增加的雙重擠壓,現金流更加緊張。在這一背景下,金融為實體企業大量“輸血”,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比去年同期多6.22萬億元,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2.31萬億元,佔同期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高達59.2%。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6月16日,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和復崗率分別為99.1%和95.4%。

  隨著企業加快恢復生産,下半年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還將持續平穩推進,更加精準地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流。

  實體經濟獲益金融支持

  “及時的貸款給我們注入一針強心劑。”湖北星暉新能源智慧汽車有限公司負責人許先中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公司主要生産廂式運輸車、輕型客車、多用途乘用車等車型,2018年正式開工的星暉新能源智慧汽車生産基地總投資超過200億元,目前正在推進的5G智慧新能源汽車項目向智慧製造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由於受疫情影響,企業成本和市場風險驟增,現金流更加緊張。

  在當地舉辦的一場支持企業復工復産信貸投放座談會上,該公司獲得了農業銀行5000萬元貸款授信。許先中説,銀行提供的貸款資金讓企業穩住了現金流,對項目正常開展和市場開拓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利於企業更快走出困境。

  面對疫情衝擊,大量企業對資金的需求量驟增,金融支持成為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的重要措施。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20.83萬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2.09萬億元,同比多增2.42萬億元。6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213.49萬億元,同比增長11.1%,比上年同期高2.6個百分點。

  “上半年實施的金融政策比較充分地體現了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作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半年的M2、人民幣貸款餘額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明顯高於去年,體現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之大。“這和今年穩健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的基調相吻合,有利於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合理充裕。”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余淼傑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説道,受疫情影響,實體企業不僅遇到市場萎縮的挑戰,運作成本也驟增,現金流攸關企業生存。通過大量的資金支持,實體企業不僅能夠堅定信心渡過難關,而且研發升級和市場開拓為企業穩步發展打開新局面注入強大動能。

  下半年資金更多直達企業

  “上半年,企業貸款增加比較多,是實體企業的資金需求增加和金融支持力度加大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在介紹今年上半年金融數據時表示,上半年,人民幣貸款絕大部分投向了實體經濟。

  阮健弘介紹,上半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的增速都明顯高於去年同期,全社會的流動性是合理充裕的。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積極應對疫情變化帶來的新挑戰,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完善結構化貨幣政策工具體系,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加大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資金支持力度。

  人民銀行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增的人民幣貸款大部分投向了實體經濟。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創2011年2月以來新高。而且,上半年普惠小微貸款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利率也有所下降。

  溫彬表示,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持主要體現在四方面:一是貨幣政策方面,央行主要通過降準、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多種工具組合運用,為市場提供足夠的流動性;二是融資渠道方面,人民幣貸款規模增量達到歷史最高,直接融資佔比提高,債券發行和通過資本市場融資增加,融資結構更加優化;三是降低融資成本,上半年通過下調MLF、逆回購、超額存款準備金等項利率釋放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潛力,引導金融機構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四是更加強調精準支持實體經濟,比如對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貸款本息償還期限應延盡延、加強金融監管、防止資金脫實向虛等,諸多綜合性措施的推出為實體經濟“輸血”保駕護航。

  “下一階段,貨幣、信貸要在保持合理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精準支持,防止資金空轉套利,真正將資金用於所需領域。”溫彬建議,一是將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落到實處,做好對小微金融的服務和支持;二是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

  阮健弘表示,當前中國經濟運行基本平穩,供需兩方比較平衡,貨幣政策穩健更加靈活適度,經濟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下半年,預計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將繼續平穩增長。(國際商報 記者 吳力)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