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根本上治理直播亂象

2020-11-26 11:17:50|來源:經濟日報|責編:馮實

  整治直播帶貨亂象,首先要按照《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明確直播帶貨的廣告性質,壓實平臺、商家和主播的主體責任,對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懲處力度,罰到他們不敢再犯,絕不能一句輕飄飄的“不知情”就撇清責任。針對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商品和服務,要儘快出臺強制標準和行業標準,用標準來倒逼品質提升、指導産業發展、確立監管標杆

  近日,中消協發佈了“雙11”輿情監測報告,點名批評了直播帶貨中出現的刷單造假、售後服務差等問題。很快,主播們相繼否認自己參與造假,有的稱沒有參與任何直播運營,對直播數據統計過程毫不知情;有的稱對産品不了解,出事後才送檢。這些回應反映出主播們不夠愛惜自己的羽毛,而且法治意識淡薄。

  根據本月初發佈的《關於加強網絡直播行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主播鬚根據具體情形履行廣告發佈者、廣告經營者或廣告代言人的責任和義務。按照《廣告法》,廣告發佈者需確保點擊率、發行量等資料真實,廣告代言人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

  因此,整治直播帶貨亂象,首先要按照《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明確直播帶貨的廣告性質,壓實平臺、商家和主播的主體責任,對違法違規行為加大懲處力度,罰到他們不敢再犯,絕不能一句輕飄飄的“不知情”就撇清責任。

  同時,還要看到,知名主播被點名是因為他們容易引起社會關注,但主播們並非直播亂象的根源,直播間也只是發佈廣告的場所。只盯著直播間恐怕治標不治本。正如中消協報告所指出的,觀看人數吹牛、銷售數據“注水”等影響力指標造假,已經形成了一條産業鏈,主播不過是最終呈現的環節。惡意刷單、虛構好評是電商平臺長期被詬病的老問題,現在只不過從網紅店搬到了直播間。這與線下網紅店雇人排隊當託兒是一回事,都是商家誠信出了問題,再加上違法成本低和不法收益高,個別商家就會選擇走捷徑、刷數據欺騙消費者和出錢的廣告主。

  看熱鬧歸看熱鬧,監管部門和消費者必須意識到,直播帶貨現在走的彎路,仍是其他銷售渠道此前走過的那條彎路。要遏制直播亂象,除了對直播帶貨開展有針對性的監管,強調不得發佈虛假信息、不得虛構或者篡改關注度、瀏覽量、點讚量、交易量等數據,還要盯緊相關問題發生的根源。

  對於涉及虛假宣傳或侵犯知識産權的問題,要對假冒偽劣商品從源頭予以打擊,加強對虛假廣告和侵犯知識産權廣告的篩查,讓假冒偽劣産品沒有生存空間,並將處理結果歸集到企業名下,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網向全社會公佈。

  對於疑似刷單造假問題,監管部門要與平臺密切合作,對有刷單行為的商家實行封號、下架等措施,從嚴處理,並視情節依法嚴懲,徹底斬斷刷單造假産業鏈,讓刷單變得無利可圖。同時,監管部門自身也要強化大數據監管能力,有效監控、識別異常交易,避免瑞幸咖啡之類的事情再次發生。

  對於因標準缺失引起的問題,要加快完善標準。特別是針對消費者比較關注的商品和服務,要儘快出臺強制標準和行業標準,用標準來倒逼品質提升、指導産業發展、確立監管標杆,不要任由其雜亂生長,讓原本很有希望的産業跑偏。

  一般説來,商業實踐會走在監管政策前面,不當逐利行為會繼續尋找某些時髦的外衣去逐利。但萬變不離其宗,只有緊盯市場亂象根源及時出招治理,才能凈化市場環境,讓消費者安心消費。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