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江北:深化雙擁實效 推動融合發展
江北區對在鄉老復員軍人入戶巡診
江北區轄區部隊開展軍旅夏令營活動
江北區水上消防中隊與群眾消防合演
江北區開展轄區部隊雙擁文化活動
有力促進了軍地雙方的健康、協調、融合發展——這是重慶江北區雙擁工作近年來取得的“雙贏”實效。
著眼于加強軍政軍民團結、推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江北區把擁軍優屬與擁政愛民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經濟和提高部隊戰鬥力結合起來,把服務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與服務國防和軍隊建設結合起來,推動了雙擁工作整體水準顯著提高。
人人參與雙擁 層層落實雙擁
在江北區華渝實驗學校,每個孩子都有一本“軍功簿”,學生的學習、表現怎麼樣,看他的“軍銜”就知道。
作為全市唯一一所國防教育特色學校,華渝實驗學校從一年級開始實施國防教育,成功打造“雙擁進校園”、“軍營伴我成長”、“我愛子弟兵”等為主題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品牌。同時採用“軍銜晉級”制,創新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式,以此激發孩子的興趣和上進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以全員覆蓋和全民參與為目標,多層面、多渠道開展雙擁國防教育,江北區的雙擁宣傳做到了像華渝實驗學校這樣的“從娃娃抓起”。
華渝實驗學校還只是一個點。為形成人人參與雙擁、層層落實雙擁的良好氛圍,江北區將宣傳教育置於重要位置,在全域形成了濃厚的國防雙擁氛圍。
在陣地建設上,該區先後建成了國防教育中心、民兵訓練基地、少年軍醫學校、少年武警學校和少年消防警校、雙擁學校六大基地,每年受教育1300多人次。
為拓寬受教育對象,江北區始終把國防教育作為雙擁基礎工程來抓,把雙擁工作和國防知識宣傳教育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納入全民教育規劃,納入五年普法教育、職工道德教育、中小學德育教育之中。先後4次在魚嘴鎮舉辦大型國防教育活動,參加人數達7600多人次。
與此同時,江北區的國防雙擁宣傳方式也靈活多樣,包括開展烈士公祭日活動,適時組織青少年、民兵、中小學生參觀軍營、革命紀念館、國防教育中心、現代兵器展覽、國防科技展覽,邀請抗日老戰士和戰鬥英雄宣傳革命傳統等。近年來,江北區舉辦各種展覽和先進事蹟宣講40多次,受教育人數達8000余人次。
此外,在區電視臺開闢了“江北雙擁”專題欄目,每週一期,定時播放;在區核心地段和海爾路立交製作大型雙擁宣傳廣告牌。同時在觀音橋商圈步行街的LED彩屏不定期進行國防雙擁宣傳,在每個社區設立至少一塊多功能雙擁宣傳牌。
通過各種形式的雙擁宣傳和國防教育,江北全區軍民的國防觀念進一步提高,支持雙擁、參與雙擁的熱情高漲。
軍民共建 互辦實事
除了宣傳到位,江北區始終堅持把軍民共建、互辦實事作為全區雙擁工作的重要內容,作為檢驗全區雙擁工作成效的有效標準,著眼軍地實際和急需,互幫共促,融合發展。
從區級層面,充分利用各項資源為部隊辦實事。以“十進軍營”活動為載體,廣泛深入開展科技、法律、文化等擁軍活動。大力解決駐區部隊戰備訓練、官兵生活中存在的各項困難和重大問題,共計投入經費2.8億元,為部隊及官兵解決涉及訓練、生活、娛樂、子女入學以及家屬就業等各個方面實際問題230件。其中,投資8000萬元,對消防相國寺中隊進行拆遷重建;每年投入3000多萬元,作為區消防支隊的正常業務經費,投入1100萬元為其更換了整套消防車輛裝備。每年為駐區基層連隊官兵每人每年補貼伙食費720元,有力促進了駐區部隊的正規化建設。
互幫共促,駐區部隊視駐地為故鄉,積極參加處置突發公共危機和維護社會穩定工作。比如大力推行“三千工程”、共建扶貧、組建醫療小分隊等務實舉措,以實際行動積極支持和支援江北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投入治安巡邏2680組次,消防救火出警8.3萬餘人次,義務植樹近2萬棵,捐出錢物近160萬元,對全區208名空巢老人、300多名留守兒童和五保老人進行定期幫扶,為促進江北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平安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維護優撫對象權益 實現兩個全面到位
動真情、辦實事,切實維護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是雙擁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據介紹,江北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注重維護優撫對象和復轉退軍人的合法權益,嚴格兌現和落實各項優撫安置政策,實現了兩個全面到位。
一是各項優待撫恤政策全面落實到位。在經費保障上,不折不扣嚴格執行優撫對象撫恤標準,按時實行自然增長,及時出臺調標文件,率先實現優撫安置撫恤補助經費打卡直髮,有效確保了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近3年共計發放各類優待撫恤經費4000余萬元。
在醫療保障上,完善了優撫對象醫療保障實施辦法,提高了優撫對象門診補助標準和住院報銷比例,建立了重點優撫對象免費體檢制度,出臺了重點優撫對象醫療巡診方案,實現了優撫醫療補助一站式結算,全區重點優撫對象在醫療保障上均享受到了門診補助、醫療保險、住院報銷、大病救助、臨時救助、免費體檢和醫療巡診共七重保障,使其看病問題得到極大緩解。
在住房保障上,採取有效措施,對全區重點優撫對象住房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堅持做好應建必建、應修必修,幾年來解決優撫對象住房問題20余起,確保了每個優撫對象住有所居。
二是復轉退軍人安置政策全面到位。幾年來,該區先後兩次提高退役士兵一次性經濟補助標準,保持全市最高;共接收退役士兵838人,全部按政策安置完成;發放退役士兵自主就業一次性補助和待安置期間生活補助費4348萬元,職業技能培訓費76萬元,落實城鄉義務兵家庭優待金640余萬元,給全區65歲農村退伍老兵每人每月發放區級補助100元。接收軍轉幹部18名,全部安置到機關事業單位;發放軍轉幹生活補貼和失業補助3609.6萬元,發放隨軍家屬未就業補助34.5萬元。創新軍休幹部服務職能,打造了“全國一流”的軍休幹部活動場所;接收軍隊離退休幹部54人,“兩個待遇”得到全面落實。(王萃 王琳琳 圖片由江北區民政局提供)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