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美籍華僑向重慶秀山捐贈清末志士李稷勳遺物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日,美籍華僑李宗儀向重慶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政協捐贈了清末志士李稷勳的部分文物,據了解,李稷勳是李宗儀的祖父,李宗儀錶示本次捐贈也是為了了卻爺爺“魂歸故里”的心願。
捐出文物包括在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年)殿試中由光緒皇帝珠筆親批的“皇榜” 、“彌封官關防”和“川漢鐵路宜昌總經理李稷勳秩事”以及李稷勳撰寫的《甓盦詩錄》等珍貴的歷史文物。
李宗儀捐出光緒皇帝珠筆親批“殿試舉人”的“皇榜” 和“彌封官關防”影印件
李宗儀捐出的李稷勳《甓盦詩錄》影印件
青年苦學平仕途 成為中國最後“傳臚公”
據李宗儀介紹,爺爺李稷勳原名李稽勳,號姚琴,李稷勳為出仕後用名,生於1860年,重慶秀山龍池龍冠人。青年時李稷勳從四川秀山老家大山裏走出,進京求學,參加會試、殿試,後來成為清末民初有影響的人物,曾與詹天佑一同修建川漢鐵路。李稷勳出生貧寒,自幼勤奮好學。在清光緒十四年(西元1888年)鄉試考試,考中戊子科舉人。光緒十六年,任秀山鳳鳴書院院長,于當年冬月開始撰寫《秀山縣誌》。歷時年余,李稷勳不分酷暑寒冬,親自到各鄉村採訪收集素材,于光緒十八年春完成。全志十一篇,二十四卷21萬餘字,勘稱當時秀山之巨著。
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年)李稷勳赴京會試,成績優良參加殿試,清光緒帝臨場監考,38歲的李稷勳不負眾望,考中二甲第1名(一甲3名為狀元、榜眼、探花),即傳臚。殿試考試皇帝欽批成績由他唱名,故稱其為“傳臚”。被欽點為傳臚的李稷勳,也成為了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傳臚公”。
成為“傳臚公”後,李稷勳回秀山辦過礦務局,負責查勘清溪。秀山孝溪溝發現銻礦,縣人集資開採,推舉李稷勳主其事,發展銻礦業。隨後李稷勳進京,由皇帝欽批在翰林院任庶吉士,授編修。1904年李稷勳任郵傳部左丞參議。
與詹天佑共修川漢鐵路 國恨難平書碑志
1909年,李稷勳被派住湖北宜昌,與詹天佑一道li主持修建川漢鐵路宜昌段,成就了一段蜀鄂山道變通途的輝煌事業。但清政府出爾反爾,不顧國人反對,單方面收回路權,並以路權為質,與英、法、德、美四國銀行團代表簽訂粵漢、川漢鐵路借款協議。李稷勳憤而書寫“東山碑志痛”。
至今在湖北宜昌,仍有“東山碑志痛”的石碑顯赫矗立於山巔。“東山碑志痛”全稱《四川商辦川漢鐵路宜昌工場志痛碑並序》,李稷勳撰。民國四年(1915年)勒石,立於東山寺西禪室墻外“鐵因酓”內。此碑4400多字,由碩石鐫成,詳述了川漢鐵路修建的起因、勘探、修築以及清政府喪權辱國出賣鐵路的經過,以示志痛。
1919年,李稷勳因積勞成疾,病逝于宜昌,安葬于湖北宜昌東山誌痛碑旁。其墓碑可俯視川漢鐵路宜昌車站舊址—鐵路壩。有輓聯曰:“鐵因酓,撰述猶新,讀劫後留碑,墮淚有同羊叔;津亭宴,風流頓息,對鏡中遺像,買絲欲繡平原”。
了卻“故土情” 後人將遺物帶回秀山
李稷勳育有三子五女。李宗儀的父親李歐為第三子(1918—1991)。李歐,號六一,是李稷勳為紀念900年前在宜昌任夷陵縣令的歐陽修和宜昌“六一書院”專用此名。李歐自幼勤奮好學,刻苦攻讀,考上北京清華大學,畢業後留校,成為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系的有名教授。李歐及家人出生於北京,一直未回秀山老家。李宗儀及家人于1981年定居美國西雅圖,她是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員,也是李稷勳嫡系直親。多年來,祖孫三代發揚光大苗族山寨人勤奮、敦厚、樸實、無華的秉性,為祖國繁榮、社會進步增光添彩。
為了卻祖父及父親多年來要回歸家鄉的願望,李宗儀通過越洋電話與秀山縣政協、縣委統戰部取得了聯繫,並把家裏珍藏的李稷勳的文史資料輾轉北京、重慶帶回秀山,無償贈送秀山縣政協。據李宗儀女士介紹,有戊戌(1898年)殿試皇帝珠筆的李稷勳筆試試卷,原存于“皇史宬”。
據悉,上世紀三十年代李稷勳次子李仲言曾任教育部英文秘書,1934年請求李稷勳戊戌同年時任教育部長的傅增湘,將李稷勳殿試原卷高價購得。傅增湘當年附記寫道:“戊戌殿試原卷當日同試于保和殿,余曾親見其振筆直書。”可謂是彌足珍貴。(供稿 重慶市秀山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劉發生 雷陽松 編輯 朱明達)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