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加強制度設計 調動民企積極性

2017-09-12 08:51:02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高爽 | 責編:石麗敏

  國企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則是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要突破口。當前重慶市這項改革進展如何,面臨哪些問題和瓶頸?

  9月11日,市政協組織部分市政協常委,專題視察了重慶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情況。

  現狀

  市屬國企中混合所有制企業佔比47.5%

  視察中,市政協常委們實地走訪了重慶利龍科技産業有限公司、重慶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污水處理廠以及馬上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和重慶渝富集團,並與市國資委及有關國企負責人座談,對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企業運行、骨幹員工持股試點、PPP項目合作、股權投資基金運作等進行深入了解。

  據了解,重慶市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市國資委堅持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重點探索了推動企業改制上市、分層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PPP合作模式、設立股權投資基金、推進員工持股為主要內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徑。

  目前,市國資委監管的37戶市屬國有重點企業中,11戶金融及類金融企業實現了股權多元化;8戶工業企業都有所屬上市公司,基本實現了主要資産證券化;8戶商貿企業中有1戶實現了整體上市,2戶實現了股權多元化;7戶投資企業暫不適宜完全混合所有制改革,但有1戶企業有所屬上市公司;3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為國有獨資公司。同時,市屬國有重點企業及所屬控股、參股企業共1943戶,其中,混合所有制企業923戶(含混合所有制企業所屬子企業),佔比47.5%。

  改革有力促進了市屬國有重點企業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據統計,今年1-7月,市屬國有重點企業經濟運行勢頭總體向好,實現勞動生産總值654億元,同比增長15%;實現利潤總額194億元,同比增長11.9%。

  困難

  混合所有制改革實際操作難度大

  國有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入股非國有企業,或通過引入非公有資本轉換經營機制,各種資本相互促進,國有和非國有股東相互制衡,不僅有利於決策更加謹慎合理,還有利於放大國有資本功能,增強企業活力。市國資委負責人坦言,市屬國有重點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是難度大、困難多。

  “如合作方的選擇。”這位負責人表示,由於對合作方企業信息了解難,仲介調查機構專業性往往不足,很難準確把握合作方企業的誠信、資信、實力、産業關聯度等情況,“如何判斷、選擇好的合作方企業成為一大難題。而一旦選擇失誤,極易引發國有資産損失等問題。”

  市屬國有重點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還面臨不少其他方面的問題,如企業實施混改目標不清晰。有市政協委員直言,部分企業集團議事規則不規範,對下屬公司管控不力、把關不嚴,或對自身所處行業缺乏了解,重復投資、過度擴張,甚至有企業為了不受國有企業監管體制約束“為混而混”,“盲目實施混改將會適得其反,為企業帶來重大損失,直接導致國有資産流失。”

  建議

  完善制度設計,充分調動民企積極性

  對國企而言,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突破口;對非公經濟而言,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則有利於獲得更多市場機會,分享國企改革發展成果,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然而,市政協常委們在視察中了解到,當前民營企業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性主動性不夠,仍存在不少顧慮。一些民企擔心混改後還是原有的國企運行模式,擔心自身不能嵌入國企治理結構,在混改企業中沒有話語權、參與權和決策權。

  為了充分調動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視察的市政協常委建議加強制度設計:

  首先應遵循市場規律,以企業為主體,利用市場機制推動多種所有制資本自願合作,既不搞“拉郎配”,也不搞沒有産權變更實質的虛假混合所有制改革。其次,應完善産權交易機制,科學評估國有資産價值,完善市場定價機制,強化交易主體和交易過程監管,既要防止國有資産流失和損害職工利益,又要保護民營企業的合法權益。

  同時,要保障民營資本話語權,讓進入的民營資本得以真正嵌入公司治理結構,特別是在企業重大決策上,要實現股東之間相互監督、利益與風險共同分擔。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