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融論壇2016錢塘峰會在杭舉行

2016-04-25 15:51:31|來源:浙江日報|編輯:許煬

  “十三五”期間的金融改革怎麼推進?4月24日,以“謀劃國家‘十三五’金融改革、探索現代金融體系建設新路徑”為主題的中國金融論壇2016錢塘峰會在杭州舉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要從目標導向出發,“十三五”期間金融改革要著力於建設現代金融體系。

  據了解,中國金融論壇是依託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設立與管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平臺。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改革發展的重點,金融業如何提升供給水準?在24日的中國金融論壇2016錢塘峰會上,專家們各抒己見。降杠桿、化解風險、增加股本融資、優化融資結構等是專家們給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開出的共同藥方。

  “改革實踐的歷史經驗證明,頂層設計與基層探索並重是我國金融改革取得實效的有效路徑。”陳雨露表示。陳雨露指出,區域金融改革必須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實質性要求,始終把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實體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為區域金融改革創新的中心任務去謀劃和推動,實現經濟與金融的良性互動。

  陳雨露認為,浙江作為全國區域性金融改革試點項目最多的省份,在小微金融、農村金融、貿易金融和民間金融等領域進行了多主體的改革探索,正在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他希望各地探索可借鑒、可複製的經驗和做法。

  “無網絡,不金融。”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表示,互聯網時代金融業轉型升級是適應現代生産力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

  他同時認為,互聯網和金融的融合發展不同於其他行業,不能簡單“+”。從業機構必須充分認識到,網信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並沒有改變金融功能屬性和金融風險屬性。一些新興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還沒有經歷完整的經濟週期考驗,資金安全、投資者適當性等方面還存在較多漏洞,積累了較大的風險隱患。

  “高速公路上有牌的車在裏頭跑,交警要管,那麼沒牌車上路的要不要管?”中國金融論壇常務理事吳曉靈希望從完善金融立法的角度來破解互聯網金融發展中的問題。

  李東榮説,“十三五”時期推進互聯網時代下金融業轉型升級是一項需要統籌謀劃、有序推進的系統工程,應注重凝聚市場、政府、社會等多方行動力量,處理好業務創新和防範風險的關係,要努力構建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金融監管面對互聯網和金融加速融合的態勢,要加快運用網信科技手段提升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效能,逐步構建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立體式風險防控體系。”李東榮認為,要通過綜合運用垂直搜索、大數據、雲計算等先進網信技術,全面、及時、敏銳地洞察我國金融業發展變化,以人工智能、量化分析等手段和方法把握預測金融市場的整體運行情況,加強對新業態、新産品、新技術的風險監測,防止出現監管真空,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和穿透式管理。

  “金融業的行業協會應主動發揮社會組織優勢,通過市場化方式調動各個方面的力量,研製自律規則和行業標準,建設數據統計、信息共享等行業基礎設施,更加及時、敏銳地探索開展對新事物的自律管理,對監管政策的制定建言獻策,對違規行為進行自律懲處,必要時應重獎重罰,為網信技術深入應用和金融業轉型升級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李東榮表示。(記者 袁華明 見習記者 林雅琪)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