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隱形記 中國快速步入非現金支付時代

2016-05-05 11:28:43|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在北京不帶錢包生活一天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一家外媒記者不久前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結果是,只要有一部智慧手機,一切都既輕鬆又方便。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説,這早已是習以為常的事。北京市民小王平時在公司附近的芳草地吃飯、購物都是通過刷卡或第三方支付軟體支付費用,在停車場,她開始習慣使用蘋果支付(Apple Pay)支付停車費。

  據了解,除蘋果支付等手機雲閃付支付,芳草地停車場也支持銀行卡閃付。近期,還出現了通過微信支付的“停簡單”。從全國範圍來説,各地停車場依然更多采用傳統的現金支付方式,但在更多的大眾消費領域,人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現金消費支付正在逐步讓位於更加便捷的刷卡支付、移動支付和第三方支付。4月29日,麵包新語微信支付旗艦店在深圳南山正式亮相,這家線下實體店正式和現金“告別”,或許更加能讓人們感知現金從生活中隱去的速度。

  “從歷史發展的趨勢來看,貨幣從來都是伴隨著技術進步、經濟活動發展而演化的,從早期的實物貨幣、商品貨幣到後來的信用貨幣,都是適應人類商業社會發展的自然選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曾如是表述。

  在陜西省銅川市的紅色旅遊小鎮照金,記者注意到,旅遊區周邊的商戶基本都支持銀行卡閃付,不僅方便了遊客消費,而且減少了找零錢或出現假幣給商戶帶來的煩惱。據統計,自2015年8月各商戶統一升級POS機具至今,區內共發生閃付3809筆,金額93.5萬元。

  在700多公里以外的寧夏,記者從人民銀行銀川中心支行了解到,2005年以來,寧夏地區M0(流通中現金)佔M2(廣義貨幣)的比例長期呈下降趨勢。

  “實際上,貨幣形態是與清算方式密切相關的。”樂視高級副總裁王永利表示,隨著社會上資金清算由以現金實物清算為主轉化為以清算機構的記賬清算為主,貨幣形態也由現金更多地表現為記賬貨幣,流通中現金在貨幣總量中的比重不斷降低。到2015年末,我國M2餘額為139.23萬億元,而M0餘額僅為6.32萬億元,流通中現金在貨幣總量中的佔比已經降低到5%以下。

  曾幾何時,以現金、票據為信任基礎的商品交易支撐了數個世紀的社會繁榮。現如今,現金在人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趨弱化,這已成為一個世界性現象。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19個最大經濟體的M0餘額為其國內生産總值的7.9%,2010年這一數據則為8.4%。

  正如周小川所言,“作為上一代的貨幣,紙幣技術含量低,從安全、成本等角度看,被新技術、新産品取代是大勢所趨。”

  全國現金凈投放規模逐年減小

  金融始於支付。從最初的以物易物,到早期票號的通兌通存,當代大眾熟悉的現金交易、刷卡消費,再到近幾年興起的網上銀行、移動商務,支付革命不斷上演。

  “能不能用微信或支付寶支付?”這也許是餐廳服務員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海南、雲南等地則陸續推出“無現金景區”。那麼現在來看,現金時代是否已經接近尾聲?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了解到,2009年至2014年,M0以平均每年約11%的速度增長,5年合計增長約69%,不過,這期間年度現金的凈投放規模卻出現轉折。

  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影響,2014年全國凈投放現金1701億元,同比下降達56.4%。這一規模與2004年基本相當,為1722億元。此後,全國年度現金凈投放量于2010年達到6381億元,創歷史新高。此後的2011年和2012年,全國累計凈投放現金為6120億元和3911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和36.1%。

  從北京地區的情況來看,2008年至2011年,北京地區現金運行連續4年呈現凈投放格局,2011年發行基金投放同比增長13.58%,回籠同比增長10.16%,凈投放268億元,同比增長56.73%。2012年和2013年,北京地區凈投放雖然仍實現6.13%和11.85%的增長,但發行基金投放卻分別同比下降2.79%和0.43%。

  某商業銀行北京分行現金儲運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在該行設立的發行基金代保管庫現金髮行量的確呈下降趨勢,但下降趨勢並不大,2015年約同比下降5%左右。

  “發行量減少較多的是1元、5元、10元等輔幣,這與近年來移動支付手段的興起有關。不過百元券的發行量並沒有太大變化,因為老年人仍然更多地依賴支取現金來進行消費支付和轉賬匯款。”該負責人介紹。

  同樣的現象在歐洲北部的挪威也正在發生。有數據顯示,目前,每天只有6%的挪威人在使用現金,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事實上,在挪威已經有數家銀行關閉了部分支行的現金業務。另據媒體報道,美國財政部近期計劃停止生産1美分硬幣,包括瑞典、芬蘭、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以色列、巴西、荷蘭在內的一些國家已經廢除了各自貨幣中小面額的硬幣。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