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金控的麻煩事 金鷹基金子公司連曝兌付違約
剛剛整體注入廣州友誼(000987 SZ)的廣州越秀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秀金控”),正因為下屬的金鷹基金子公司深圳金鷹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海金鷹”),而扯入兌付糾紛。
“5月10日,我們剛和前海金鷹的股東商討完,正在等待解決。”有購買了前海金鷹所發行的寶馬5S系列産品的投資者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在前海金鷹所發行的産品中,寶馬5S系列産品及河北融投等産品均發生兌付問題,至今未能解決。資料顯示,寶馬5S系列産品融資方為北京寶日汽車銷售公司,該公司在2015年被多方起訴,資産也遭到凍結。對於兌付問題,金鷹基金內部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目前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案不方便透露”。
前海金鷹為金鷹基金全資子公司,而金鷹基金大股東為廣州證券,而廣州證券的大股東則為越秀金控。時代週報記者發現,自2015年4月後,前海金鷹官網並未披露任何新發公眾産品的公告。而2015年12月後,前海金鷹開始做一對一專項資産管理業務。例如,2016年4月18日,推出“前海金鷹-天弘礦業股權投資專項資産管理計劃”,規模8000萬,期限60個月,投資者為8人。
有基金業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基金子公司所開展的業務是母公司不能開展或者風險較高的産品,現在很多公司都是這麼做的。發生兌付問題,結果很可能是由母公司來進行兜底,一般情況下這些母公司都資金雄厚。
上月底,證監會宣佈對13家機構採取不同程度的行政監管措施,基金子公司成為了重災區。雲南財經大學證券投資係副系主任,副教授陳曉丹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基金公司之所以設立子公司是一種監管部門允許下的金融創新,監管部門後續肯定會進行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