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銀金融衝刺A股 移動支付成心頭患
繼廣電運通之後,國內又一家ATM大廠商尋求登陸資本市場。
恒銀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恒銀金融”)日前發佈招股説明書,擬赴上交所上市。據悉,恒銀金融本次IPO計劃發行人民幣普通股(A股)7000萬股,籌集資金7000萬元,發行後總股本將達到2.8億股。在扣除發行費用後,籌集來的資金將主要用於投資金融自助設備技術研發及産業化項目,行銷、服務網絡建設項目,恒銀金融研究院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公開資料顯示,恒銀金融是“國內領先的以金融自助設備為核心的智慧銀行解決方案提供商”,從經營內容上看,恒銀金融的主要業務是現金類自助設備(ATM機、CRS機、VTM機)的生産製造,2015年ATM市場佔有率為11.49%,排名前三。
數據顯示,恒銀金融近三年的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超過30%,凈利潤為正,主營業務毛利率穩步上升。不過,恒銀金融也在招股説明書中提到,公司的一部分利潤來源於政府補助金額和稅收優惠。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政府補助金額佔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1.07%、27.66%和6.93%;稅收優惠金額合計佔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25.48%、40.19%和40.16%。
此外,隨著移動支付的高速發展,恒銀金融業務面臨著互聯網等新型支付工具的衝擊風險。
客戶過於集中
招股説明書顯示,從市場佔有率來看,恒銀金融已成為國內ATM市場中僅次於廣電運通的第二大國內廠商。但目前廣電運通的市場佔有率已達到27.85%,是恒銀運通的兩倍多。
國海證券研究所所長孔令峰告訴時代週報記者,ATM機的核心零部件是機芯,佔整臺ATM機的大部分成本,很多國內廠商都需要採購國外機芯。其中也包括恒銀金融,報告期內(2013-2015年),恒銀金融每年向日立採購機芯的金額約為生産成本總額的1/2。
不過,恒銀金融在招股説明書中表示,其已基本掌握機芯的核心技術,本次募集的部分資金將用於新一代自主機芯的研發和生産項目。去年12月28日,有媒體報道稱,恒銀金融第五萬台應用國密演算法、使用自助機芯的金融自助設備已成功下線。但在2015年度,恒銀金融購買循環機芯的數額佔生産成本的比重為54.79%,這個比例在2014年和2013年分別為49.89%和53.31%。
從財務數據來看,恒銀金融的流動資産佔資産總額的比例均超過77%,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處於合理水準且逐年提升,資産負債率較為合理且呈逐年下降趨勢。
時代週報記者通過梳理相關數據發現,恒銀金融相當一部分流動資産是存貨和應收賬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銀行的採購政策造成的;同時負債中流動負債的比率過大,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低於同行業上市公司,這些都給公司資金週轉帶來一定的挑戰。
除此之外,恒銀金融的客戶過於集中。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80%。儘管來自公司第一大客戶—農業銀行的收入佔當期收入的比重逐年下降,但這個比例仍然約等於50%。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2015年4月,珠海融恒以貨幣方式向恒銀有限(2015年7月,恒銀有限整體變更為恒銀金融)增資1000萬元,出資比例達4.76%,成為恒融有限的第三大股東。而珠海融恒的普通合夥人為天津工銀國際資本經營合夥企業,為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工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所控制的企業。恒銀金融會因此次增資搭上“宇宙行”這艘大船麼?
時代週報記者還發現,相較于2014年,恒銀金融的生産量增長了約57%,然而用電量卻只增長了7.63%。時代週報記者向恒銀金融求證上述問題,但截至發稿,電話無人接聽。
移動支付的挑戰
對於恒銀金融來説,也許最大的對手不是廣電運通等同行業競爭者,而是正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移動支付。
恒銀金融的業務高度集中,且大部分營業收入來源於現金類自助設備,尤其是ATM機。其公開發佈的招股説明書顯示,在2013-2015年間,來自現金類自助設備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達到76.23%、77.37%和84.51%。
恒銀金融在招股説明書中表示,ATMMarketPlace發佈的《未來美國及印度ATM發展趨勢報告》指出,根據在美國的調研結果,“現金使用的重要性不會發生改變,現金仍然是王”。同時我國人均ATM保有量、每台ATM對應的銀行卡數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顯著差距,發展空間較大。
然而,花旗也指出,中國互聯網企業已在金融服務領域取得巨大成功,BAT在互聯網金融服務方面的成功甚至可以為美國的互聯網巨頭提供參考。因此,用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數據來説明中國ATM的市場潛力,準確性有待商榷。
相關數據顯示,2015年,大約有3.58億國人,也就是約一半的網民曾使用移動設備進行支付,比2014年增長了近2/3。使用移動設備進行支付和轉賬的總額達到16.4萬億元,約為2014年的2倍,2013年的12倍多。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佈的《2015年移動支付用戶調查報告》顯示,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頻率進一步提高,有33.6%的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以小額便民支付用途為主,操作簡單方便、無需攜帶現金和銀行卡是用戶願意使用移動支付的兩個主要原因,佔比分別為86.8%和63.7%。
江氏家族掌權
2004年5月,恒銀金融的前身恒銀有限成立,恒寶股份和江斐然合計共同出資1600萬元,兩者分別持有60%和40%的股權。江斐然和現在的實際控制人江浩然是親兄弟,而如今恒銀金融最大的自然人股東王淑琴(持有公司15%的股票)是江浩然和江斐然的母親,持有公司61.90%股份的控股股東恒融投資由江浩然和江斐然分佔80%和20%的股權,這樣看來,恒銀金融被牢牢掌握在江氏家族手中。
在恒銀金融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公司一共進行了七次股權轉讓,其中幾次股權轉讓在江氏家族成員及其旗下公司之間進行。
耐人尋味的是,江浩然本人曾經擔任過恒寶股份(002104.SZ)的總經理和董事長,2004年以1184萬元受讓恒寶股份20.85%股權,隨後在2007年1月,恒寶股份上市,而江浩然自2008年6月便開始減持股份,截至2010年1月,江浩然3年共套現2.4億元。
2008年12月29日,恒寶股份將其所持的70%恒銀金融的股份轉讓給恒融投資,而此時兩家公司的董事長皆為江浩然。在2008年6-10月期間,江浩然連續五次減持,套現約5000萬元。
公開資料顯示,恒融投資成立於2008年10月24日。當時的恒寶股份董秘張建明曾表示,江浩然套現就是為了投入ATM項目建設,以及對恒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購。當時此事曾引起投資者的憤怒,江浩然本人也被投資者懷疑涉嫌不當交易。(時代週報特約記者 李宛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