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晉夫:傳統銀行業務互聯網化趨勢凸顯
隨著互聯網金融的強勢崛起,銀行機構經營壓力不斷增大,傳統銀行業務的互聯網化轉型已成為銀行機構的優先戰略選擇,在最大程度上實現在線金融業務對傳統銀行業務替代,是提高商業銀行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通過在山東棗莊的調研發現,商業銀行傳統業務互聯網化趨勢加快,但同時顯示轉型之路依然漫長。
傳統銀行業務互聯網化轉型趨勢凸顯,主要表現在:在線金融業務渠道日益多元。銀行機構依託電子銀行業務大力推進傳統業務的互聯網化轉型,基本形成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微信銀行、自助銀行五大在線金融交易渠道,能夠為客戶提供賬戶管理、轉賬匯款、貸款融資、信用卡、投資理財、電子商務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有效滿足了不同客戶的在線金融需求。截至2015年末,棗莊市銀行機構電子銀行簽約客戶數量為635.58萬戶,其中,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電話銀行、微信銀行分別佔37.67%、30.76%、24.76%、6.80%。
在線金融主要業務指標快速增長,對櫃面業務的分流能力逐步增強。2015年,棗莊市銀行機構在線金融渠道共辦理交易862691.25萬筆,比上年增長157.53%,涉及交易額12712.64億元,比上年增長39.54%。截至2015年末,棗莊市12家銀行機構的平均電子交易替代率為71.75%,較上年末提高17.8個百分點。
在線金融行際間競爭日趨激烈。分機構看,2015年,棗莊市大型商業銀行在線金融交易金額為11374.5億元,佔全市總額的89.47%;外來城市商業銀行在線金融交易金額為812.14億元,佔全市總額的6.38%;地方性銀行機構在線金融交易金額為526.54億元,佔全市總額的4.14%。
手機銀行發展勢頭最為強勁。分渠道看,在線金融渠道中手機銀行增長速度最快,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智慧手機的廣泛使用,操作便捷的手機銀行受到客戶青睞,各大銀行紛紛採取優惠促銷、免除手續費等措施,鼓勵和吸引客戶使用手機銀行。2015年,棗莊市銀行機構網上銀行交易金額為8616.63億元,比上年增長11.51%;手機銀行交易金額為2266.81億元,比上年增長82.48%;自助銀行交易金額為511.72億元,比上年下降30.69%;各類POS機具交易金額為617.48億元,比上年下降16.53%。
為推進商業銀行傳統業務互聯網化轉型,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應強化互聯網思維,加強戰略規劃。研究如何利用互聯網來創新在線産品、改進客戶服務、促進市場行銷、強化技防風控。儘快對現有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將在線金融業務提升到優先發展的戰略高度,提前應對在線金融終端移動化趨勢,在未來金融市場競爭中佔得先機。
應樹立創新性思維,改進産品和服務。強化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客戶為中心設計各類金融産品與服務,從單純規模擴張的粗放經營過渡到重視客戶需求感知的創新經營;不斷加強與新興互聯網金融企業之間的合作,通過搭建互聯網平臺並不斷豐富平臺服務內容,更多地通過互聯網渠道發售證券、保險、基金和理財産品;推進傳統物理網點的智慧化轉型,對網上銀行、手機銀行、自助設備等傳統電子渠道統一歸口管理,提供更多的以電子化手段為支持的標準化、大眾化、規模化服務。
應引入大數據思維,健全風險防控體系。面臨不斷提高的風險管理要求,商業銀行應引入大數據思維,樹立“用數據防風險”的新型風險管理理念。商業銀行應利用自己客戶、網絡、信息及徵信體系完善的優勢,加快構建以數據為核心的風險管理庫,運用大數據相關關係分析法,結合機器演算法模型找出隱藏在海量數據中的客戶與風險之間的量化關係。
應更新傳統監管思維,嚴守風險底線。從監管立法、監管技術、監管隊伍、行業自律等方面,構建符合互聯網金融業務監管特點的技術手段與作業系統。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棗莊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