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洲成首家失聯徵信公司

2016-07-25 09:09:38|來源:北京商報|編輯:許煬

  徵信公司也玩起了失蹤,央行營業管理部日前表示,無法與望洲徵信取得聯繫,限望洲徵信在10個工作日內主動報告公司現狀。“巧合”的是,這家被央行通報尋找的公司,其母公司正是深陷信任危機的望洲集團,二者的法人同為幾個月前上演“失聯”鬧劇、因涉嫌攜款跑路而被警方拘留的楊衛國。

  “失聯”的望洲徵信

  根據央行營業管理部的公告,前期,營業管理部曾與望洲徵信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繫,望洲徵信未按照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向營業管理部報送近期企業經營情況的説明。但目前,按照望洲徵信提供的備案材料預留的電話、電子郵件、短信及登記的住所(經營場所)等方式,央行營業管理部均已無法與其取得聯繫。

  北京商報記者昨日也撥打望洲徵信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預留的電話,然而對方已關機。央行營業管理部要求,望洲徵信需要在通知發出後的10個工作日內,向央行營業管理部報告公司現狀及相關情況説明。逾期的話,央行營業管理部將對望洲徵信相關情況進行公示。

  望洲徵信官網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3日,2015年11月18日正式取得由央行營業管理部頒發的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證。也就是説,從望洲徵信拿到企業徵信資質到此次“失聯”僅過了半年多時間。這一遭遇可能與其母公司的一系列變故有關。在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中,北京商報記者看到,望洲徵信的股東是望洲金控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望洲金控”),而望洲金控是望洲集團的金融板塊,它們的實際法人均為楊衛國。

  母公司處於空殼狀態

  今年4月21日,望洲金控旗下的望洲財富官網踢爆一條消息,稱望洲集團、望洲財富董事長楊衛國失聯,預計卷款約10億元。頗具戲劇性的是,4天之後,楊衛國在朋友圈表示,他只是去旅遊,並不是跑路,現在要回來了,隨後又在新疆向公安機關自首。

  不過,望洲財富暴雷卻假不了,望洲集團的資産危機也隨之浮出水面。在這出鬧劇上演之後,望洲財富陷入兌付問題難以自拔,公司全國各地分公司寫字樓、沿街營業廳及社區聯絡點全部終止租賃協議(含到期及未到期),並開始變賣資産應對危機。

  據了解,望洲財富和望洲徵信僅是望洲集團金融領域的一個板塊,望洲集團旗下還有眾籌、支付、小貸、擔保等多個分支。同時,望洲集團在汽車、大健康、餐飲、教育科技、房地産等諸多實業領域均有佈局。然而,望洲集團看似是一個覆蓋多領域的龐大帝國,而實際幾乎處於空殼狀態。5月底,望洲集團已開始為多項資産尋求收購方。此外,楊衛國因涉嫌攜款跑路、自融等多項罪名,目前已被杭州看守所關押。

  持牌機構魚龍混雜

  望洲集團混亂的管理並非今年才開始,那麼,望洲徵信在這樣的母公司扶持下,為何能獲得企業徵信資質?零壹財經研究總監李耀東表示,企業徵信資質本身門檻不高,都是實行備案制,很容易獲得,好多企業誇大宣傳,把企業徵信和個人徵信混為一談。

  據了解,在2013年實施《徵信業管理條例》後,我國徵信業步入法律建設的快車道。然而,個人徵信牌照比起企業徵信牌照門檻更高,至今遲遲沒有下發,這讓很多機構轉而佈局企業徵信,持牌機構呈現井噴。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完成備案的企業徵信機構已超過130家。

  針對這一現象,央行營業管理部徵信管理處相關人士曾發文分析指出,社會各界對成立徵信機構的熱情很高,其中不乏很多非專業機構盲目跟風。目前參與我國企業徵信的企業數量較多,但個體較小,競爭力較差。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也表示,備案了並不能説明機構沒有問題,或者後續不會出問題。

  而在此次望洲徵信被央行點名通報後,其企業徵信資質是否會取消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一位分析人士表示,本身就是備案制,撤銷也比較容易,就像基金業協會發放的私募牌照一樣,規定企業定期披露、報送産品,如果沒做到就從名單中刪除了,取消資格,只是時間問題。(崔啟斌 程維妙)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