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貸整治在疏不在堵
繼校園貸起家的趣分期9月份宣佈從校園市場向全社會信用卡消費金融用戶轉移後,10月12日晚間,校園貸平臺我來貸發佈消息稱,于2016年10月12日零點正式關閉學生申請貸款通道,並於10月16日正式關閉已授信用戶的提款服務。
據了解,今年以來,校園貸風險逐漸顯現,有關校園貸過度消費、冒名借貸、暴力催收等新聞時常見諸報端,校園貸的亂象令人擔憂。
為此,教育部聯合銀監會先後發佈《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關於開展校園網貸風險防範集中專項教育工作的通知》,要培養學生勤儉意識,及時發現並糾正學生超前消費、過度消費和從眾消費等錯誤觀念,引導學生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科學消費,做好校園網貸風險防範工作。
在筆者看來,大學生貸款消費市場巨大,合理的借貸需求應該通過正確的途徑來解決。但是由於大學生普遍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加上一些不合理的過度消費,導致一些惡性事件的發生。不過,需求來自於市場,“一刀切”的方式肯定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做法。作為未來消費信貸的主力軍,大學生群體屬於消費金融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校園貸的整頓“堵”不如“疏”。筆者認為發展好校園借貸首先需要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首先,借貸公司的風控問題。由於大學生個人信用數據並不完整,借貸公司之間又無法做到有效信息互通,常常出現一個人在多家平臺借款、無法還貸的現象,這就需要借貸公司嚴把風控關,逐步建立起校園信用體系,應該規範審批流程,對大學生貸款資質進行細緻的審核,對使用虛假信息申請的及時處理,清楚每筆款項的真實用途。
其次,做好大學生金融知識普及工作。在這方面不僅僅需要家長的督促,更需要學校努力,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辨別優質合法的金融服務,防止陷入高利借貸陷阱。
最後,離不開監管層的監督及治理。監管部門應該為校園網貸市場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健全徵信體系,在企業進軍校園市場的前期、中期、後期都要充分發揮監管的作用,同時把握好監管與創新的尺度。
需要不斷強調的是,互聯網金融行業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必須要走合規經營道路,未來市場將是規範經營的優質平臺自身素質的比拼舞臺,而實力強勁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合規。(京華時報記者 牛穎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