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回歸法治軌道 創新土壤依舊肥沃

2016-10-24 16:25:13|來源:新華社|編輯:許煬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專電:互聯網金融可有效提高金融市場效率,推動普惠金融發展,但此前的“野蠻生長”也暴露出諸多問題,不少創新偏離了正確方向。隨著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的推進,互聯網金融正回歸法治軌道,正本清源後的創新土壤依舊肥沃。

  “儘管近期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加大了整治力度,但主要依靠‘負面清單’的方式,仍給市場留下了較大的創新空間。”日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伍旭川在“互聯網金融行業新政與新生態”論壇上表示,我國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土壤依舊非常肥沃,關鍵是要依法合規地創新。

  日前,國務院下發《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對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進行了全面部署,特別提出“打擊非法,保護合法”的工作原則。實施方案對P2P網絡借貸提出“不得設立資金池”“不得發放貸款”等政策紅線,對股權眾籌平臺提出“不得發佈虛假標的”“不得自籌”等要求,對非銀行支付機構也強調了“不得挪用、佔用客戶備付金”等禁令。

  “違法創新不是真的創新,互聯網金融創新不能突破現有法律法規。此次專項整治提出了很多‘不得’,為互聯網金融創新明確了法律底線和政策紅線。”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長李愛君表示,法律本身就是消解風險的手段,專項整治就是要扭轉此前偏離的方向,引導創新回歸法治軌道。

  其實,專項整治方案從4月中旬就陸續下發到相關部委和地方部門,過了半年才正式對外發佈。在此期間,P2P網貸、第三方支付等領域已經有多項監管新規推出,依法整治的效果也逐步顯現。

  近期,不少網貸平臺受借款上限等規定影響,成交額環比出現下滑。網貸之家的數據顯示,P2P網貸行業9月實現了1947.17億元的整體成交量,環比增長1.93%,而8月份該數據為4.4%。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楊濤表示,對於金融創新,過於求快和停滯不前都是不對的。在互聯網金融的大潮中,只注重規模而非品質的“彎道超車”是沒有意義的,而且很容易“翻車”。

  同江金融董事長江文才認為,在監管層的政策引導下,投資者正以安全合規為標準“用腳投票”,互聯網金融企業已經看到依法合規經營的重要性,紛紛加速轉型和整改。在此過程中,還會有很多創新産生,如何平衡好發展和風險顯得尤為重要。

  楊濤表示,新金融能有效降低金融服務的門檻,但絕不應該以犧牲安全來換取。互聯網金融機構應立足長遠練好內功,為互聯網金融創新夯實土壤。(新華社記者 吳雨)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