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消費金融 科技成為引擎
伴隨金融科技在支付、徵信、風控等環節的滲透,此前被壓抑的消費金融需求變得日益強大起來。
消費金融需求井噴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從螞蟻金服獲悉,2016年天貓狂歡節的交易規模為1207億元。螞蟻金服全天完成支付10.5億筆,峰值達到12萬筆/秒。其中,餘額寶佔比11%,第二次參加雙11的花唄承擔20%的佔比。千億成交額的背後,有6億份消費保險在保障交易,保障金額達到224億元。
京東金融雙11前一個小時的交易峰值是2015年同期的4.5倍。截至11月11日上午10點,京東金融的支付交易規模超2015年11月11日全天。截至11月11日,投資京東金融各類理財産品的新增用戶較2015年同期增長超過600%,京東小金庫開戶人數比2015年同期增長超過1000%。
在雙11期間,京東金融的用戶投資近2000隻基金。京東小金庫與白條功能打通,激活京東小金庫並存入一定的金額,就可以獲得白條額度,最高額度3萬元,這項功能解決了用戶管理財富的痛點,讓用戶在理性消費的同時理財。
在企業金融服務方面,京保貝、京小貸、動産融資為商戶提供了多維度的融資服務。企業金庫為商戶回款提供了財富管理支持。白條聯手線上線下商家精準行銷。全平臺電商嵌入險增強了商戶服務特色和差異化,幫助商戶提高下單轉化率,增加用戶黏性,讓二次購買率提升60%。
業內人士認為,過去金融服務大多是賣方主導,用戶只能被動選擇,如今互聯網技術和平臺突破了時空的限制,可以服務於全國乃至全世界,未來消費金融市場將探索多元化的産品形態,並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來提供服務。
據艾瑞諮詢等機構聯合發佈的《中國移動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研究報告》預測,未來幾年,消費金融將保持高速增長,到2019年將達到3.398萬億元。
京東金融副總裁許淩告訴記者,消費金融已慢慢滲透進每個普通人的消費生活中,而且在雙11整個消費鏈上都發揮作用。隨著中國消費結構從生存型消費向品質型消費過渡,未來的消費升級將使得消費金融迎來爆髮式增長。
背後的科技支撐
此前被壓抑的消費金融需求,便捷性不強與安全性不夠一直是制約消費的因素之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的創新和商業應用,更多消費場景讓消費類金融體量持續擴大,技術創新不僅是贏得這場戰爭的關鍵,也是贏得紅海競爭的“成功之鑰”。
中國銀聯的數據顯示,雙11當日淩晨,總支付峰值12萬筆/秒,是2015年的1.4倍;銀行交易支付峰值5.4萬筆/秒,是2015年的兩倍。記者獲悉,為了滿足客戶在京東商城快速下單,享受便捷流暢的購物體驗。京東金融通過京東支付、白條、京東小金庫,建立了京東金融的支付服務生態。依託金融科技的系統模型能力,京東金融給予用戶提額、立減、免息等一系列消費福利,幫助用戶節省了兩億元。在購物保障方面,用戶能享受京東金融的多種消費類保險保障,超過300萬用戶領取了“送貨龜速險”,享受所有國內電商平臺11月11日當天購物境內配送時長的保障權益。
據螞蟻金服負責人介紹,花唄的系統每天可以處理兩億條實時消息,平均每位員工可以服務200萬用戶。基於大數據的風控能力,10萬多個風控維度指標,100個預測模型,花唄的不良率遠低於行業平均水準。
金融服務新引擎
在未來消費金融的藍海中,誰掌握了技術,誰就有可能領先一步。中央財經大學黃震教授分析,我國正處於供給側改革的關鍵時期,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消費市場潛力巨大,依託互聯網技術的移動支付方式逐漸成為現代消費生活的常態。
許淩告訴記者:“基於對消費者和消費場景有所理解,消費金融應圍繞消費者需求去設計和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基於大數據技術能力和底層風控體系,能加速産品迭代和創新,讓金融連接商戶和消費者,讓整個消費金融市場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以此拉動消費升級。”
不過,目前我國消費信貸滲透率非常低,距離普惠金融還有較大差距,如何利用移動互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科技來降低服務門檻,提升業務效率,增強風險管理能力,使消費金融産業鏈參與方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佔領科技創新高地,是消費金融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記者 姜業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