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險:69倍增長背後風險隱現

2016-12-19 15:40:39|來源:北京商報|編輯:許煬

  在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蟄伏期後,互聯網保險迎來井噴式的增長。各路資本蠢蠢欲動,鼓足了幹勁想要分羹這個萬億元市場。日前,中保協發佈的《2016中國互聯網保險行業發展報告》顯示,“十二五”時期,互聯網保險處於爆發的前夜,而到了“十三五”期間,開局非常順利,經過近兩年的快速發展,互聯網保險即將迎來全面爆發。不過,在聚焦互聯網保險快速發展的同時,背後暗藏的風險也值得關注。

  互聯網保費五年增長69倍

  “十二五”時期,我國互聯網保險呈現快速發展勢頭,互聯網保費規模增長約69倍,佔保險業總保費的比重由0.2%攀升至9.2%。而2015年保險業互聯網保險業務收入為2234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1375億元,同比增幅達160%,保費規模比2012年增長了20倍。

  去年以來,互聯網巨頭螞蟻金服、京東、百度等紛紛佈局保險行業,讓互聯網保險再次站上風口。曲速資本在《2016互聯網保險行業研究報告》中分析,對於這些公司來説,2015年還停留在戰略佈局和籌劃階段,準備階段過後,這些公司將在2016年發力。互聯網企業、保險代理人平臺、保險直銷超市、保險特賣、車險O2O平臺等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從2016年佈局互聯網的企業數量和規模來看,保費規模仍將保持高增長。

  在融資方面,無論是戰略投資還是財務投資,互聯網保險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之一。據曲速資本統計,2014-2016年7月,共發生55起融資事件。其中,2015年增長明顯,共有29起互聯網保險投資事件,相比2014年增長262%。而截至2016年7月末,15家互聯網保險創企共發生16起融資事件,其中,慧擇、大特保均完成億元級B輪融資。

  從融資數量看,2015年可謂是互聯網保險爆發的元年,得益於互聯網生態的發展、保險行業的良好前景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資本和創業者紛紛進入,而這種良好的勢頭也延續到了2016年。截止到7月末的數據,2016年的融資數量有望超越2015年。數據顯示,2014年7起融資案例中6起融資均為百萬級別;2015年25起案例中,千萬級融資共15起,還出現了4起億元級融資。從以上數據看,無論是融資數量還是融資金額,2015年互聯網保險都實現了爆發。而2016年截至7月末數據,可以總結出大額融資數量在明顯增加,億級融資數量已和2015年全年持平。

  高速增長相伴行業競爭加劇

  互聯網保險業務在帶來增量投保需求的同時,相較傳統保險市場在成本和效率方面有著明顯優勢,給保險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無論在産品還是商業模式上,都呈現出了同質化的特徵。 

  曲速資本分析認為,在産品層面,以目前網銷的保險品種來看,目前互聯網保險的主力險種為車險、萬能險和短期意外險等標準化産品。而産品場景化近來雖很火熱,但開發深度不足,由互聯網經濟活動場景衍生的保險需求仍有待挖掘,而且有些産品創新純粹是出於行銷的目的,在實用性上有所欠缺。在模式上,也存在同質化的傾向,以網絡互助保障為例,水滴互助、17互助等平臺相繼獲得大額融資後,玩家爭相涌入,但在模式上大同小異,真正有所創新的寥寥無幾。

  而在商業模式上,國內互聯網保險業務在商業模式探索過程中已經面臨一定困境。互聯網保險的商業模式還沒有形成,70%的互聯網保險業務是從傳統業務裏切割過來的。同時,互聯網保險的産品、銷售渠道過多依賴已有的互聯網渠道,保險企業很難形成自己的渠道。另外,中保協在發佈的《2015年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中指出,儘管互聯網保險發展勢頭迅猛,但是互聯網人身保險市場目前還存在著過度依賴理財業務、産品結構發展失衡、信息安全防護機制尚不成熟等問題,逆選擇和道德風險防範亟須加強。 

  高增長背後風險隱現

  互聯網保險快速發展的背後,也暗藏著較大風險。保監會前副主席周延禮就曾指出,互聯網保險行業中的非法經營是最大的風險隱患,一些未取得保險經營資質的機構假借保險之名銷售保險産品,有的甚至涉嫌非法集資。 

  截止到2016年11月,有22家投資機構進入網絡互助領域,公開的統計數是現有超過120家網絡互助平臺,總註冊會員超過1000萬人。據了解,目前有的機構在互聯網上推出互助計劃,雖然避開了保險概念,但所推出的産品與保險屬性很相似,但是均屬於無保險經營資質。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首先是資質問題,有部分平臺承諾賠償給付責任問題,這涉及到非法經營保險,而對於保險牌照國家一直都有極嚴的把控,目前市面上那麼多平臺是否都有相關資質值得深思。其次,是資金監管問題,目前互助平臺的收費主要有後繳和預繳兩種,可以説這兩種方式都會涉及積累資金,如果平臺不具備相應風險控制能力,容易誘發金融風險,損害消費者權益。此外,一些平臺還存在挪用資金、形成沉澱資金後跑路的風險。互助計劃也不像商業保險一樣置於契約(合同)保障之下,缺乏法律上的保障。

  去年初至今,保監會接連發佈風險提示函,警惕個人信息洩露風險,並認真識別所購買的産品是否是真正的保險産品。近日,保監會下發新規將重點整治保險機構依託互聯網跨界開展業務,重點查處和糾正保險公司與不具備經營資質的第三方網絡平臺合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的行為;非法經營互聯網保險業務,重點查處非持牌機構違規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互聯網企業未取得業務資質依託互聯網以互助等名義變相開展保險業務;不法機構和不法人員通過互聯網利用保險公司名義或假借保險公司信用進行非法集資等。

  發展關鍵是生態和技術

  對於未來互聯網保險從何處突圍,泰康在線首席運營官丁峻峰表示,互聯網保險要關注兩大關鍵詞,一是生態,二是技術驅動。互聯網保險的生態包含用戶、産品、場景、保險企業以及合作夥伴。在這一生態體系下,保險可以通過互聯網創新不斷突破時間、地域、行業的各種界限。電商、手機、航旅、醫療健康、物流、金融等客戶和數據聚集的行業都是互聯網保險施展拳腳的重要陣地,加之互聯網保險有著更加開放的平臺以及更為標準化、碎片化、可複製化的産品,這將激發並挖掘社會消費中的各類新型保險需求。

  以剛剛過去的“雙11”為例,眾安保險旗下的近百款産品全面佈局消費生態圈,為天貓、淘寶、蘑菇街等數十個電商平臺的買賣雙方提供保障服務。近百款産品覆蓋賣家信用、商品品質、物流和售後、交易安全、消費金融、健康等方方面面,為保民提供保障高達133億元。可見,構建自己的生態圈,是當前互聯網保險公司安身立命的關鍵。

  對於技術驅動,丁峻峰表示,隨著技術的更新換代,與可用設備、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基因工程、車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相關的創新保險將陸續出現,原有保險模式也將改變。技術革新將帶來産品設計、承保、風控、客戶服務等全流程的變化,客戶將會得到更好的保險體驗。以商業車險為例,在技術的驅動下,駕駛習慣好的人就可以獲得更低折扣的費率。

  總之,構建互聯網生態鏈、技術驅動以及將傳統保險更好地互聯網化,是互聯網保險下一步發展的主流,這三個領域既各自為主線,又相互有交叉,場景化、創新型和體驗式的理念將貫穿其中。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