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需求升級 促進産業發展 消費金融前景看好
◎ 消費金融公司推出消費信貸産品,切合年輕時尚一族,剛需家庭、改善型消費群體的便捷消費需求,行業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 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給予包括消費信貸在內的消費金融公司更大空間去探索和實踐
“消費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熱點,金融也是熱點,那消費金融也應該是熱點,因為它是熱點的疊加。”在近日召開的2016年第二屆中國消費金融論壇上,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如是説。
消費金融成績顯著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最新發佈的《2016中國消費信貸市場研究》顯示,消費信貸是中國發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抓手,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特別是中低收入消費者的金融需求,降低當期預算約束,實現跨期收入消費最優配置。
近幾年,我國消費金融取得顯著成績。自2010年銀監會批准成立首批4家試點消費金融公司以來,消費金融公司實現了從試點到設立常態化的跨越式發展。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消費金融公司已有15家,行業平均單筆貸款金額0.86萬元,5000元以下的貸款筆數佔整個貸款筆數的60%,真正踐行了普惠金融。
“2016年,消費金融公司緊密圍繞國家大眾消費、養老、家政、健康消費、信息消費、旅遊休閒消費、教育文化體育消費等消費熱點,滿足傳統消費需求,釋放新興消費潛力。”中國銀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監管部主任毛宛苑表示。同時,消費金融公司陸續推出各類小、快、零特色消費信貸産品,極大切合年輕時尚一族,剛需家庭、改善型消費群體的便捷消費需求,行業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不少行業人士都表示十分看好消費金融發展前景,認為未來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發展潛力巨大。捷信集團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翁德雷·弗裏德里奇表示:“捷信將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投資,拓展業務佈局的深度,為更多中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安全的消費金融服務。”
挖掘居民消費潛力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末,居民消費信貸在全國銀行業的信貸規模中僅佔20%,除去住房按揭貸款後,真正意義上的消費信貸比重不到5%,遠低於國外成熟市場30%左右的平均水準。在國民經濟轉型、城鎮化進程穩步推進、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家庭消費持續增加的背景下,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前景看好,正成為穩定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之一。
業內人士認為,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壯大,有助於挖掘中國居民的消費潛力,也是中國未來經濟轉型成功的關鍵。“消費升級蘊含一般消費和人力資本消費的同步增長。人力資本不僅包含教育,還包含旅遊和健康。我國城鄉收入差異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升級的步伐並不同步。”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鵬表示,比如家電、摩托車、電動車和農用機械等耐用消費品在城市發展空間不大,但在農村有很大增長空間。目前來看,城市需求主要趨勢體現在休閒旅遊、教育培訓、健康養老等廣義人力資本的消費上,這是消費公司開展業務的重點。
毛宛苑表示,消費市場快速變化考驗著應變能力。“消費金融公司為商業和金融服務,當消費場景發生變化時,金融服務方式隨之改變。良好的市場反應速度與業務拓展能力對消費金融公司維持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毛宛苑認為,目前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受傳統經營理念和人才因素制約,在市場應變能力、渠道建設能力、金融服務定制能力等方面還需要加強和改進。
守住金融風險底線
在李稻葵看來,當前消費金融還沒有完全發力,在拉動消費方面還有更多工作要做。他建議,只要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就應給予包括消費信貸在內的消費金融公司更大空間去探索和實踐。
針對風險底線,李稻葵進一步解釋説,一是消費金融公司不要出現一些重大的、連鎖性資産負債表經營方面的風險,做到防微杜漸;二是不要引起社會事件,做到這點需要做好兩件事,首先管控融資方,在融資時不能向投資者承諾不能兌現的高投資回報率,其次是監管部門需要促進各種不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
上述報告表示,消費信貸商不僅要從發展普惠金融的角度做大消費金融的“盤子”,更要在風險可控和安全的前提下,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供量身打造的金融産品和服務,負責任、安全和優質地服務已有顧客和挖掘潛在顧客。
眾多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以及銀行係和互聯網消費金融公司高管認為,消費金融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時刻以服務客戶為出發點,以服務消費為方向,以合規、安全、負責任為準則,以更多元化的經營、更細緻的體驗讓更多消費者感受到現代金融服務的便利。消費信貸商要積極發掘自身的特色優勢,錯位競爭,才能為客戶帶來更加普惠的消費金融服務。(記者 錢箐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