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既拼價格又拼渠道 年初打響消費金融戰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工行5日發佈“工銀融e借”,以8折利率力推個人信用消費貸款;就在前一天,12家銀行和京東金融發行聯名卡,通過大數據提升消費信貸定價能力。新年伊始,消費金融戰就已打響,各家機構拿出資源優勢搶佔先機。
釋放消費潛力,培育壯大新動能,既是金融創新的使命,也是金融機構發展的機遇。工行去年就成立了個人信用消費金融中心,通過信用卡統一管理,推出“卡貸合一”模式,並推出線上消費貸款産品。此次工行又推出“工銀融e借”,並以“貸款1萬,日息1元”的低價吸引客戶。
其實,與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消費信貸相比,銀行在利率上更具優勢。記者了解到,互聯網類消費貸款平均年化利率在10%以上,股份制銀行的利率大都在7%左右,而四大行的利率普遍在6%以下。在促銷期間,“工銀融e借”消費貸款利率打出8折優惠,1年期消費貸款利率為5.22%,這對於消費者的吸引力顯而易見。
“財大氣粗”的大行不僅在價格上佔優,在數據上也有著一定積累。工行行長谷澍表示,工行對個人客戶違約率、違約損失率等數據的積累超過10年,在支付鏈條上沉澱了1.2億張信用卡與258萬線上線下商戶的海量數據。如果能夠充分發揮大行的數據優勢,或將進一步擴展消費需求旺盛的“長尾客戶”。
於是,對於一些中小銀行來説,通過合作拓寬渠道、提升服務能力可能是眼下拼搶市場的關鍵。
互聯網金融機構平日積累的數據不少,而且對消費數據的分析和挖掘更具能力,這成為雙方合作的基礎。日前,京東金融和銀聯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與華夏銀行、北京銀行、渤海銀行等12家發行聯名卡。
其實,過去兩年裏,中信銀行、光大銀行也曾嘗試與京東金融發行聯名信用卡産品,通過對方輸出的風控能力和客戶管理能力,推動了發卡量和交易量的增長。這也為此次京東金融與銀行“批量”合作奠定了基礎。
“銀行做消費金融缺乏場景,並不是每一個銀行都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商城,但京東恰好有這方面資源,可以幫助一些金融機構搭建自己的應用場景,為銀行引入客流。”京東金融副總裁許淩説,目前京東金融已擁有超過2億用戶的畫像和信用評分,還有超過20萬家企業客戶,由此得出的風控數據和模型變數可以成為服務銀行的一部分。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越來越多互聯網金融機構把轉型重點放在科技能力輸出上。這些機構利用前期業務實踐中積累的大量用戶、産品形態以及大數據風控能力,打造金融科技開放生態。
專家表示,年初,消費金融市場硝煙四起,銀行不論是利用自身數據挖掘客戶消費潛力,還是主動與互聯網金融機構合作提升服務品質,都有利於改善優化信用消費環境,為消費升級增添有力的金融支撐。(新華社記者 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