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創新迎來新契機

2017-02-08 11:22:47|來源:中國經濟時報|編輯:許煬

  2月5日,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公佈,再次提出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繼續力挺我國“三農”。

  對此,翼龍貸CEO毛向前2月7日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只有更深層次的農業供給側改革,才能徹底破除目前我國農業發展中遭遇的結構性矛盾。“互聯網+農業”可以幫助市場進行資源調配和流通,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市場供需信息。同時,互聯網可以為農民提供資金、技術支持,“互聯網+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可以説,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培育農村農業新動能的重要方式。互聯網金融作為我國金融改革與創新的新成果,應當在三農工作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互聯網金融應該被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內容,也是培育新動能的重要支撐工具。”同日,網利寶CEO趙潤龍這樣告訴本報記者。

  毛向前表示,翼龍貸作為網絡借貸信息仲介平臺,依託互聯網技術,專注為“三農”領域提供資金支持。截至2016年底,已經為其輸血超過200億元,其中95%以上的資金流向了種植業、養殖業的農民。

  本報記者查閱到,這次中央一號文件中可以看到有關互聯網金融與農村金融的表述,不僅規定了傳統金融機構創新的幾個方面,比如要求傳統金融機構確保三農貸款投放持續增長、縣域網點下放審批權限等內容。

  為此,農信互聯總裁薛素文告訴本報記者,“‘中央一號文件’預示著價值農業與品牌化的新農業時代越來越近。隨著消費水準的提高,消費者對農産品需求向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發展,食品安全問題更促使人們選擇安全健康、價值更高的農産品。”

  據了解,面對農村徵信缺失問題,翼龍貸也已開發出我國首款針對農民的線上金融服務APP,在為農民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獲取農民的徵信信息。

  毛向前指出,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優勢,依託大數據,翼龍貸建立起業內獨特的“大數據反欺詐機制”,希望打造“三農信貸工廠”,而這些舉措都是在用具體行動實踐“互聯網+現代農業”。

  事實上,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聚焦農業領域,其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這兩個關鍵詞值得重點關注。

  趙潤龍指出,對於加快農村金融服務的工作而言,無論是農業銀行的三農金融事業部的改革,還是郵政儲蓄銀行的三農金融事業部的運作機制的完善,都需要借助於互聯網技術來提升他們的效率。“三農”領域中的訂單融資、應收款融資等業務,屬於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的重要領域,可以用來提高訂單融資和應收款融資業務的效率。

  “如何提升農産品價值,搶佔農産品價值高地,是提升農産品品牌附加值的關鍵所在。‘中央一號文件’多次提到農産品的品牌化建設,比如,文中提到培育國産優質品牌、推進區域農産品公用品牌建設、打造區域特色品牌、提升傳統名優品牌、強化品牌保護、聚集品牌推廣。”薛素文這樣認為。

  同時,“中央一號文件”中還提出了要求借助互聯網技術來加強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

  薛素文指出,“農信互聯的戰略高度契合了這一時代發展趨勢,致力於用互聯網的新手段加速發展價值化品牌新農業,推動發展農業的‘三品’策略:品質産品、品商培育與品牌推廣。”

  薛素文認為,“一個品牌化的農業新時代即將到來,當前大環境下,打造品牌化的大農業應該考慮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可追溯技術、農業産業鏈融合等手段提升農産品的品牌化戰略。”

  另外,在鼓勵農村金融創新的同時,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也提出了“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

  趙潤龍分析,“這對於農村發展互聯網金融來説十分重要,有了這個法律底線,才能更好地防止和打擊非法集資與金融詐騙,防範類似的違法事件在農村重演。因此,夯實法律底線對於農村發展互聯網金融有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隨著互聯網金融基礎設施深入滲透到農村,‘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形式越發成為發展農村各類經濟的推動力,此時唯有堅強的政策保障,才能夠讓農村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動能的培育得以健康推進。”趙潤龍這樣認為。(記者 張焱)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