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互聯網+供應鏈金融”為實體經濟輸血
近年來,銀行、電商、互聯網金融平臺紛紛佈局供應鏈金融,有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左右。而農村金融市場,也成為各路資本逐鹿供應鏈金融的新“藍海”。
在前不久下發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加快農村金融創新”,“三農”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次成為關鍵詞。推動農村金融創新,引入供應鏈金融,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下進軍農村領域的有力方式。
時下,地方兩會正在密集召開,互聯網金融、振興實體經濟不僅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更是眾多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關鍵詞。深植于互聯網技術的供應鏈金融,天生具有産融結合的基因,可對服務我國實體經濟、深化金融改革起到助推作用。
把握政策紅利
推動農村金融創新
近年來,銀行、電商、互聯網金融平臺紛紛佈局供應鏈金融,有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左右。而農村金融市場,也成為各路資本逐鹿供應鏈金融的新“藍海”。
在前不久下發的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加快農村金融創新”,“三農”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次成為關鍵詞。這表明,加快農村金融創新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內容。而推動農村金融創新,引入供應鏈金融,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下進軍農村領域的有力方式。
供應鏈金融是産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跨界組合,能夠達到金融精準扶助産業的效果。中國人民大學小微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焰撰文認為,農村供應鏈金融對於解決農村金融的難點問題和發展現代農業有重要推動作用。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至今,由國務院、農業部、銀監會發佈的直接相關或部分涉及到推進農村(農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文件已有10余個,無疑這為農村供應鏈金融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現階段,進軍我國農村供應鏈金融市場的主要為國內各大電商。去年6月份,國務院下發的《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中也指出要“加強互聯網與農業農村融合發展,引入産業鏈、價值鏈、供應鏈等現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無疑對電商發展農村供應鏈金融提供了政策利好。
以阿裡巴巴、蘇寧等電商巨頭為代表,正在加速向農村擴張。業務主要是以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和供應鏈合作的方式展開。此外,還有數家有影響力的特色電商也在佈局農村市場,並輔之以農村金融服務。
關注垂直細分
發力“互聯網+産業”
2016年是互聯網金融監管全面收緊之年,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始走上轉型發展的道路。其中,針對細分市場做垂直型、專業化互聯網金融業務,成為轉型的方向之一。
供應鏈金融本身基於企業生産物流、信息、資金流而産生,有完整産業鏈的中心企業,也有相對完善生態圈的周邊企業,除去銀行渠道融資,發展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業務成為時下新選擇。
據了解,目前國內網貸平臺涉足供應鏈金融所做的行業主要有大宗商品、房地産、農業、製造業等領域。每個垂直細分領域都有其特定的屬性,且可衍生出廣闊的市場。以大宗商品為例,其市場體量規模巨大,主流商品包括原油、煤炭、鋼鐵、化工産品等幾十種,比較符合供應鏈金融的資本特性,若能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便可發掘出巨大活力。
此外,還有研究指出,未來教育、培訓等細分領域,也是供應鏈金融可開闢的新市場。選擇類似這種現金流相對較好的行業,縱深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可為實體産業注入發展活力。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院長宋華表示,未來供應鏈金融可能會走向智慧供應鏈金融。搭建跨線條、跨部門、跨區域,物聯網與互聯網相融合的網絡平臺,在智慧化、服務化、生態協同化上下工夫,從而實現産業轉型和持續發展。
防範金融風險
助力小微企業
在當前經濟發展格局下,仍然存在很多“嗷嗷待哺”的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的受益主體主要是依附於鏈條上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企業,這些企業規模一般較小,因此供應鏈金融更多體現了服務小微的普惠金融內涵。
在實際操作中,供應鏈金融融入到産業鏈的産、供、銷各個環節,借助核心企業的信用增級提升産業鏈上中小企業的信用,拓展融資渠道,從而緩解融資難問題。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小微企業由於經營規模小、資金少,決定了其經營風險也較大,對於供應鏈金融來説,做好中小微企業的風險防範,對於引導金融更好地服務實體企業有重要意義。
宋華表示,供應鏈金融應該衡量好産業信息化與風險控制這一天平,只有産業信息化才能支撐信用。在風控方面應關注“六化”:業務閉合化、交易信息化、管理垂直化、收入自償化、風險結構化和聲譽資産化。李焰也表示,借助數字信息技術,實現對供應鏈金融貸前、貸中、貸後的實時、全方位風險監控,從而降低違約風險,幫助提升金融服務的價值。
上海找鋼網金融副總裁華碩表示,小微企業的重要抓手是大數據應用和主營工業管理。如何掌握小微企業的真實經營狀況是行業痛點。為了安全有效地幫助小微企業完成資金週轉,可採用大數據風控的方法,結合第三方數據和小微企業的交易數據來做綜合分析,以此給平臺的小微客戶做出綜合評分,進而進行授信。(見習記者 陳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