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體系下的互聯網保險創新
普惠金融是指立足機會平等和商業可持續原則,以可負擔的成本為社會各階層和群體提供適當、有效的金融服務。越來越多的國家以普惠金融的視角分析和引導金融的發展與監管,普惠金融已經成為我國金融改革和轉型的重要方向。保險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基點、內涵與外延是明顯區別於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普惠金融的思維對當前互聯網保險創新同樣有著重要的指導和參照意義。
互聯網保險具先天普惠性
普惠金融的實現過程,是由最初的金融排斥,發展到最終的金融包容乃至金融公平。其實現方法由最初發展中國家以小額信貸為主,逐步轉向發達國家以互聯網金融為主。互聯網保險所呈現的線上化、場景化、碎片化和去仲介化,與普惠金融體系的內涵存在著耦合性和一致性,具有先天的普惠性特徵。“可得性、價格合理性、便利性、安全性、全面性”是衡量一國普惠金融體系的度量指標。傳統保險公司在推動普惠金融發展方面存在先天性不足,網點成本、人工成本、渠道成本、資本成本制約著保險公司對農村人口、弱勢群體、小微群體的服務覆蓋。
互聯網保險將有助於傳統保險運營模式下的“普惠痛點”,將逐步成為保險參與普惠金融體系的重要依託。互聯網保險通過去仲介化和産品碎片化,大量節約了高昂的渠道和中間成本,大為促進價格的合理與準入門檻的降低。通過線上化的投保、保全以及理賠給付服務,極大提升了保險消費全過程的時間和交易成本,提升了保險這種複雜金融服務的便利性。互聯網保險有效發揮了信息仲介、信用、風險管理、理財、信用增級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改善小微企業風險管理狀況,為中小微企業和低收人群體創造了享受保險服務的機會,使得保險更加平民化、生活化,真正體現了普惠金融的應有之義。
互聯網保險應堅持“小微化”創新
儘管互聯網保險與傳統保險在運營模式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博弈和衝突,但卻很好地解決了傳統保險發展的諸多瓶頸與客戶痛點,為保險産業的迭代與升級注入了新的動力。
互聯網保險要重點針對和解決低收入群體和小微企業需求,提供與傳統保險形成差異化和互補性的保險産品與渠道。互聯網保險具有開放、共享的特點,可以匯集大量同質化、碎片化的風險,降低保險的邊際成本、服務門檻和服務價格。
監管部門應當支持互聯網保險的小微化創新,積極而審慎地推進現有投連、萬能等理財産品的碎片化探索,滿足低收入群體零散、小額、低風險的理財需求,使保險成為網絡個人理財的重要工具。穩妥為小微企業和消費金融提供小額信用保證保險,提高小微企業的信用等級和風險承擔能力,完善小微金融服務鏈條。圍繞電商平臺賣家等小微創業企業的綜合保障需求,積極發展保障買家退貨的退貨運費險、釋放保證金的保證金保險計劃、保障交易安全的支付賬戶安全保險等基於互聯網的場景保險。
未來將更加體現互助本質
在整個金融市場和分工體系中,保險公司屬於金融仲介的功能和角色。傳統保險以渠道為王的發展模式,致使我國車險、銀保、意外險等主流産品受制于中間渠道,保險企業利潤過繼到代理商,最終還是由保險消費者買單。因此,保險去仲介化是市場的必然發展趨勢,很多大型保險公司正在推進客戶向互聯網線上遷移,以降低傳統運營模式的高昂成本。越來越多的保險交易將通過保險公司官網、搜索比價平臺、電商平臺、垂直網站、移動社區等方式,實現保險供需雙方的交易撮合。
我們在看到不斷衍生出的網絡互助保險,將原本分散的一些小樣本不可保風險聚集起來轉變成可保風險。國內陸續搭建了社會性的保險互助平臺,如E互助、抗癌公社、全民保鏢和保保集等。這類網絡互助平臺引入互聯網的流量、獲客、風險投資的基因,主要針對癌症、意外等基本型保障訴求,主張非營利、低保費、透明運作的理念,帶有眾籌性、互助性以及社交性特點,值得保險行業予以關注。
監管與基礎設施亟待加強
互聯網保險的每一項重要創新無不是保險與科技有效融合的結果。互聯網保險創新一旦控制不好,很可能産生異化,甚至形成非法集資、網絡詐騙等嫌疑和問題。互聯網保險改變了保險的樣子,也模糊了保險的邊界,如何劃定互聯網保險的創新邊界,支持和保障互聯網保險創新發展,要著力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明確互聯網保險的行為邊界。應當以“不發生系統性和區域性金融風險”為底線,嚴格落實《關於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精神,修訂完善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規定,制定、維護和恪守一般性的互聯網監管規則。以功能性監管為原則,將互聯網保險經營活動,包括互助保險、互聯網比價、交易撮合平臺、傳統保險公司的互聯網業務、專業互聯網公司納入監管範疇,統籌設計好各方角色、定位和風險管理邊界,防止産生監管真空,構建互聯網創新對傳統保險市場的防火牆。
二是互聯網保險創新的包容性監管。互聯網的創新發展是快速變化、穿透式的,試圖以完整、前瞻性的監管制度規範互聯網保險業務是不現實的。監管應當體現包容性、注重差異性,應當以標準化建設為先導,儘快制定互聯網保險産品、運營、服務、技術標準,特別是要建好資金風險、信息安全、客戶隱私保護的防火牆。適應金融科技監管的特點和國際趨勢,結合國家保險實驗區、自貿區等現有創新實驗機制,完善“沙盒監管”的制度機制和配套措施,改變監管滯後與被動的角色,主動研究和引導金融科技在保險領域的應用,讓互聯網保險在安全的、彈性的、適度寬容的空間中創新發展。
三是重新審視保險的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互聯網保險以在線的方式、快捷的體驗和低廉的成本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的服務,必須用科技手段特別是大數據風控體系替代依靠線下審核、生存調查、體檢甄別客戶風險的傳統方式。保險業應當通過行業信息共享制度和信用體系構建,建立基於保險為主題的行業風險數據庫,儘快打通央行徵信系統向保險業風險識別的應用通道,合理利用民間機構徵信系統、社交網絡信息,支持保險公司引入和應用更多的定價因子和風控因子。另一方面,互聯網保險需要輕資産運作,快速的IT上線、計算存儲資源的平行拓展、生産的安全防護和災備能力,中小公司對於這些現實的問題需要充分依託雲計算技術來實現。行業私有雲的建設和安全應用是極其重要的,需要行業進一步建立雲計算應用的標準和規範。連同區塊鏈、人工智能、人臉識別、虛擬現實、物聯網等金融科技的前瞻性研究、應用標準乃至必要的基礎建設,應當成為現代保險服務業基礎建設的重要方向和主題。(作者係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車險業務部總經理 單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