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行業“機器替人”辯證看

2017-04-06 09:08:27|來源:經濟日報|編輯:許煬

  最近,有兩則新聞引發資管行業從業人員普遍關注。一是美國華爾街大型資産管理公司貝萊德宣佈將大幅裁員,超過40位基金經理和分析師被解雇,其管理的80億美元資産將轉變成量化管理産品。二是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表示,“以機器替代人力的人工智能在我國爆發的第一個領域必是金融,智慧投資顧問發展前景非常光明”。

  行業變革帶來的危機感在情理之中,但也無需一邊倒地悲觀對待。從我國資産管理行業數十年的發展歷史看,現階段的智慧投顧水準能否在量化投資、資産配置乃至投機領域實現短期內“機器替人”,尚有疑問。

  從産品類別看,包含主動管理、被動指數、公募reits、銀行理財、信託計劃等所有資管産品類別是否都適合交給機器人管理,是否所有的市場行情都適合智慧投顧大展拳腳,“機器替人”與傳統資管的成本孰高孰低、安全性和可靠性孰優孰劣等等,這些問題在業內仍然存在較大爭議。

  目前,智慧投顧主要分為投機型和資産配置型兩種。所謂投機型智慧投顧,即適用於擇股、擇時資管産品的一整套計算機模型,主要是通過量化模型等方式幫助投資者在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等大類資産配置,從而實現財富長期穩定增值。配置型智慧投顧主要包括投資用戶分析、大類資産配置、投資組合選擇、交易執行等計劃。

  以量化選股為例,“機器替人”策略是利用數量化的方法選擇股票組合,以計算機來全部或部分替代人工操作,比如選低估值、高成長、考察換手率等技術面指標。其優勢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避免了基金經理“股票池”數量受限的問題,機器人可在滬深兩市超過3000隻股票中任意選擇標的;二是不知疲倦的機器人可以發現人眼忽視或不屑于賺取的收益,從而通過高頻交易、套利交易、高頻調倉等方式實現收益積少成多。但實際上,在震蕩市中表現出色的量化選股策略在單邊市場行情中並不靈驗,而在更為複雜的債券市場、reits市場以及非標投資中,量化投資往往難以發揮數據分析的優勢,存在極大交易隱患。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當前“機器替人”理財還有很多問題待明確。從智慧投顧提供投資組合建議、證券交易和自動調倉功能來看,分別對應證券服務領域中的投資諮詢建議服務、執行指令服務和資産管理服務等,利益相關主體主要包括平臺營運者、券商、軟體開發方、資管公司投資者和監管者等。目前,涉及這些主體之間複雜的法律關係並未完全理順。一是賬戶實際控制人認定困難。依據現有監管規則,被監管主體主要是法人和自然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使證券投資賬戶的所有者與經營者發生變化。二是一旦大量投資者雇傭同一個優秀的機器人理財,將很可能帶來“一致行動人”現象,進而增加交易風險。三是相關法律還不健全。根據有關規定,證券、期貨投資諮詢機構及其投資諮詢人員,不得代理投資人從事證券、期貨買賣。四是相關監管人才稀缺。智慧投顧中的大數據分析、量化金融模型以及智慧化演算法涉及金融學、數學、信息技術等多個學科,具有很高的專業壁壘。

  綜上,資管行業“機器替人”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在此過程中,也將伴隨著新的監管環境、新的就業機會和新的産品應用空間,因此各方應辯證看待這一變革,紮實修煉內功,以不變的主動管理技藝應對變化的技術升級浪潮。(周 琳)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