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公募發行失敗
嘉合基金管理公司日前發佈《關於嘉合睿金定期開放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合同的公告》稱,該基金“已于2017年4月19日結束募集。現因未能達到基金合同生效條件,本基金合同暫不生效。”這意味著,公募基金19年發展歷史上首次出現募集失敗案例。
通俗地説,這只基金的發行沒有成功,需要給投資者退款。根據目前公募基金募集有關規定,一隻新基金募集的要求一般有幾方面:公募基金要發行成立,須達到2億元發行規模和認購戶數200戶的基本門檻。此外,基金募集期限自基金份額發售之日起不得超過3個月。
資金、投資者人數、募集時間,這三條“硬杠杠”是一隻新基金髮行的最低標準。一般而言,這些硬體對部分大中型基金公司來説並非難事。事實上,自2014年8月份起,基金行業先於A股市場推行註冊制,發行門檻大幅降低,發行效率和産品發行數量提升很快,在市場機製作用下新基金髮行逐漸實現優勝劣汰。同時,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則受限于資金、人員等因素,産品發行舉步維艱。Wind資訊顯示,目前旗下産品不足10隻的小型公募基金公司有35家,其中近1年沒有發行新産品的公司有15家。
針對首例公募發行失敗案例,業內人士認為,從直接原因看,與近期徵求意見中的公募基金流動性新規有關,去杠桿、防風險的一系列舉措使得委外資金難以進入股市,之前談好的合同可能因為機構資金佔比受限而取消。從行業發展趨勢看,近期基礎市場表現欠佳,基金産品歷史業績出現回調,對大批新基金上市發行帶來影響。此外,來自互聯網金融、銀行理財、固定收益等其他財富管理産品的競爭導致部分中小基金公司生存堪憂,産品信譽度受到很大影響。
根據《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新設基金監管趨嚴,若單一投資者持股達到50%,將採取發起式基金形式,抬高新基金設立的門檻;存續産品也不得出現單一投資者持股過半的現象。出現單一投資者持有份額達到或者超過20%的基金産品,基金管理人需嚴格披露相關信息。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新規以3月17日為新老基金劃斷的界限。嘉合睿金這只産品的發行日期恰好在3月17日之後的首個工作日3月20日。
華泰證券研究員沈娟表示,這項規定中50%的份額上限和發起式基金的要求,基本封堵了銀行委外通過公募基金渠道的套利方式,引導委外資金回歸到傳統的專戶渠道。短期內定制基金的規模受限,對資金面會形成壓力,但從長期看委外業務正常發展的大趨勢不會變。
“發行失敗不是壞事,應該為嘉合基金點讚。與其四處找幫忙資金,做勉強成立、殘喘拖累公司業績的小微基金,不如趁早將其扼殺于萌芽中,這也是基金行業去庫存的有效方法。”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認為,新基金募集失敗反映出當前投資者對部分中小公司發行的新基金態度更加謹慎。未來,監管層應對部分“通道化”的公募基金産品和公司嚴加監管,督促其回歸公募業務本源。(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