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金融科技應持開放態度 但不宜過度神話

2017-06-16 09:30:44|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許煬

  近兩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的運用正在強力衝擊著傳統金融機構。在日前舉行的2017年中國金融論壇上,業內人士表示,金融科技為金融的發展帶來了許多積極的影響,傳統金融機構應主動適應金融科技蓬勃發展的新趨勢,轉變經營理念,加強與金融科技企業的合作以求共贏。

  “金融科技變革才剛開始。”中國華融資産管理公司總裁助理楊國兵在會上表示,人們還沒有預見到變革的終點在哪,眾多新興科技將與傳統金融發生更激烈的碰撞,許多個性化、場景化的金融服務模式會不斷地出現。

  中國進出口銀行原董事長、行長李若谷表示,受基礎數據、技術手段、運營成本等因素的限制,傳統金融服務不僅迭代速度比較慢,用戶的體驗也不夠豐富,難以充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金融需求,金融科技有助於提升用戶的體驗。

  同時,金融科技創新擴大了金融的覆蓋面。傳統的金融面受時間、地域,以及信息成本的影響,很難有效覆蓋各種金融需求。而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的出現,通過大幅降低信息成本,緩解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高了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

  此外,金融科技創新有助於金融降本增效。一方面,用金融科技武裝起來的新業態、新機構不需要設立眾多的分支機構,大量節省了人員成本;另一方面,通過第三方支付,金融科技企業可依靠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動態評估客戶的信貸資信狀況,有助於改善傳統信息的不對稱問題,提升管理水準和能力。

  金融科技憑藉技術打開了新的市場領域,同時給傳統金融機構帶來了挑戰。普華永道不久前發佈的年度《全球金融科技報告》顯示,預計未來3年到5年,新興金融科技公司將搶走大型金融機構24%的收入。

  對此,與會的業內人士表示,傳統金融機構必須要接納,要對金融科技持有開放的態度,在客戶信息共享、風險防控等多領域與金融科技企業展開闔作,尋求共贏。

  首創金服執行總經理岳明認為,金融科技和傳統金融兩者之間更多的是一種互補關係。“如果説把傳統的金融機構比喻成是主動脈的話,金融科技其實應該是毛細血管的作用,本身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關係,並沒有説去擠壓誰的市場,或者競爭誰的客戶,未來其實還是能夠看到很多的這種傳統金融和新興金融結合的一些産品。”

  中國銀行業協會秘書長黃潤中表示,商業銀行要加強與其他金融科技平臺之間的合作,在合作模式上創新思路,跨界經營,提供更多更好的産品和服務,實現雙贏。借助金融科技,銀行還應轉變傳統經營管理觀念,充分借鑒金融科技企業發展金融業務的成功經驗。

  不過,與會人士也表示,不宜過度神話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為金融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信息技術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比如,我國大多數金融科技系統特別是軟體作業系統基本上是從國外引進的,缺乏自主知識産權系統,對金融系統的安全也形成了挑戰。

  “中國目前的監管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並不適合金融科技企業,金融科技首先應該納入金融監管體系。而如何為金融科技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也是今後要面對的一大挑戰。”李若谷説。(記者 侯玉傑)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