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大數據價值 促金融機構業務升級

2017-11-21 14:24:00|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隨著互聯網和信息産業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在我國金融領域的應用已有時日。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數據作為國家戰略,在推動我國金融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掌握和運用金融大數據推進金融生産、流通、分配和消費已成為金融機構從業人員的共識。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秘書長陸書春日前在首屆“JDD-2017京東金融全球數據探索者大會”上表示,金融不乏數據,金融機構本身就是一個數據密集型的企業。隨著大數據技術、雲計算的出現,金融機構在大數據時代也積極進行轉型。

  大數據驅動金融機構變革

  當下,大數據對全球的生産、流通、分配和消費活動等産生了深遠影響,我國當前正處在新舊動能轉化的關鍵時期,提高掌握並運用大數據的能力、推進數據資源開放共享,對於推動金融機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有著重要作用。

  “大數據是一種生産力,也是一種思維方式。”農信銀資金清算中心黨委書記王永紅在會上表示。

  在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看來,金融服務的方式和工具在隨著技術的成熟發生變化,但金融的本質不會改變,即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大數據恰恰提供了一個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的有效渠道。

  互聯網的出現讓海量的企業、個人行為數據的獲取、存儲、管理成為可能。大數據的發展已經在多個層面推進金融機構的業務模式不斷發生改變。比如,在金融産品的行銷設計、風險控制、擴展服務半徑等方面,大數據都深刻改變了金融機構的經營模式,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再加上互聯網企業跨界開展金融業務,也倒逼金融機構開始轉型和升級。

  對於大數據對金融機構産生的影響,陸書春表示,首先,大數據促使金融服務愈發場景化和平臺化,通過場景來獲取數據,為金融業務的風險控制和精準行銷創造條件。其次,風控手段多元化,大數據已經成為金融機構在風險控制中重要的輔助手段。再次,金融服務多樣化,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衍生了智慧理財、智慧投顧和量化交易,進一步擴展了金融服務的多樣性。最後,在金融監管方面,大數據也有助於風險監測的實時監控和預警。

  大數據資産價值待深挖

  今年年初,工信部在印發的《大數據産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技術先進、應用繁榮、保障有力的大數據産業體系將基本形成,大數據相關産品和服務業務收入將突破1萬億元。

  有業內人士表示,數據本身就是一種信息資産。大數據産業作為一種國家戰略資源,也正在向數據資産管理方向演進。TalkingDat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崔曉波認為,數據蘊含著大量的戰略和資産方面的價值。金融企業利用大數據一般都經過“四化”,即業務數據化、數據資産化、應用場景化和技術智慧化。

  當前,在金融機構利用大數據進行業務創新的過程中,往往進行的是大資産交易。而大資産交易只是資産運營的一部分。在崔曉波看來,就數據資産管理而言,當前我國大部分科技公司尚沒有較好的能力把數據作為一種資産去分享。對於金融機構來説,未來還需要在數據的應用上再發力,提高自身技術能力。

  線性資本創始合夥人王淮表示,傳統金融機構在數據處理方面的能力還不及科技公司,更多的是將新技術嫁接到新業務方面。從科技公司投資的角度來看,將數據轉化為産品,從而變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也可進一步挖掘出數據資産的價值。

  加強大數據安全管理

  實際上,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保護數據安全是推進大數據金融發展的重要原則。

  大數據技術使得大量個人和企業的信息數據被迅速收集,其中既有個人上網行為的軌跡,也有企業內部的信息資料等關鍵數據。因此,海量數據在産生新的金融行銷模式、金融資産價值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數據層面的安全隱患。

  崔曉波直言,當前國內的大數據應用,其底層的安全結構裏仍有缺失。國內有些金融機構的數據安全仍不容樂觀,如何管理數據安全成為當務之急。

  陸書春認為,一方面,從數據擁有者層面來看,大數據的收集可能會涉及到用戶的隱私問題,對數據進行授權後,後期數據是否會進入不可控領域值得關注;另一方面,從企業角度來看,無論是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金融企業,將數據用於金融産品行銷的過程中,如何平衡好數據濫用和數據孤島二者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

  此外,金融本身就是一個經營信用和風險的領域。陸書春提到,如何通過應用大數據這種能力,使其在輔助風控和行銷中真正發揮作用,需要金融企業特別關注。否則,數據的不準確性和不完整性可能會在整個業務決策中造成損失。

  加強對大數據的技術管理也是促進數據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對此,崔曉波建議,相對先進的數據安全架構可以在數據不流動的情況下實現共享,金融機構和科技企業可以將區塊鏈技術運用到大數據架構當中,如運用數據分子受控技術,從技術結構創新層面為大數據安全護航。(記者 陳彥蓉)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