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保險進入發展“下半場”

2017-12-25 10:10:51|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金融科技的發展正在重塑金融服務業的格局。科技賦能保險徹底改變了人們對保險分銷的認知,正在顛覆過去較為保守的保險業。與此同時,保險公司也在改善運營模式、升級價值主張、開發創新型産品,從整體上重塑保險格局。

  眾安科技近日聯合奧緯諮詢發佈的《科技彰顯價值,保險未來已來》(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預測,到2021年,中國保險科技市場的總規模將達到1.4萬億元。科技將推動保險創造更大價值,無論是通過移動互聯還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甚至物聯網,互聯網保險發展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

  改善:保險業運營模式

  自早期的數據處理以來,保險公司就一直是技術的使用者。因其基於歷史損失數據所開發的風險模型,保險業曾自豪地宣稱自己是首個“大數據行業”。而隨著時代變遷,如今的保險業在旁觀者眼中或許並未處於現代科技的前沿。但過去5年來,保險公司依舊執著向前,追加了在技術現代化升級方面的投資,保險科技公司的進步也是其中重要的驅動因素。

  由於保險公司的大部分價值鏈都由內部覆蓋,科技可改善傳統保險的業務及運營模式。具體來看,科技主要改善了保險業的市場定價、收益管理、速度競爭、洞察力和自動化5個領域。比如在市場定價方面,數字化提高了産品的透明度。如今,客戶只需點擊一下滑鼠,就可在網上比較保險條款和價格,而動態的定價能力對於在瞬息萬變的透明市場中作出快速反應至關重要。保險公司只有在提供消費者可接受的價格,並充分考慮特定時刻競爭態勢的情況下,才能應對不斷變化的價格、潛在客戶開發成本以及客戶生命週期價值,以確保將合適的客戶引向特定的保險産品,進而實現險企良好的收益管理。

  在速度競爭方面,數字技術使險企獲取戰略變得更加高效。由於現階段的保險公司嚴重依賴靜態數據集,所以他們需要了解某些細分客戶群的行為變化將如何影響公司的損失。例如,有些律師利用社交媒體進行定向行銷,聲稱可以幫助客戶向保險公司進行索賠,這可能導致保險公司需對某些特定的細分客戶群支付額外的賠償費用。利用大數據技術,公司可識別並分析數據中蘊含的趨勢,從而作出快速反應,進行定價調整、承保、理賠處理以及欺詐識別。

  奧緯諮詢研究發現,英國汽車保險精算模型的平均準確度每年下降4%。雖然4%的水準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但這意味著市場上可能存在某些細分客戶群,這些細分客戶群的真實行為與精算模型的差異百分比已達兩位數。對能夠迅速反應並作出調整的保險公司而言,這就為他們提供了區分良莠客戶並承保最佳風險的機會。

  升級:産品與客戶體驗

  洞察力敏銳的保險客戶和觀察者不難發現,保險産品和服務的升級已變得越發明顯。《報告》顯示,過去5年,保險業對産品的思考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現有保險産品已進行了若干次的技術型升級,在未來數年內升級仍將繼續。這些升級的産品和服務通過價值鏈的延伸及增值服務,將持續提升客戶體驗。

  若干保險産品已進行了數字化升級,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車聯網産品,這也是物聯網最先進的應用之一,起源於電信和信息科學的融合及其在車輛中的應用。數據收集和傳輸的改善,讓車聯網可以更好地預估人們的基本活動和流程。車聯網可以使保險公司根據個別案例定制並開發新産品以滿足特定的需求,也可使汽車保險中“按行駛里程付費” 或更有創意的“按駕駛行為付費”的風險覆蓋理念成為可能。不過,《報告》認為,物聯網技術還處於成長階段,車聯網和物聯網對我國保險業的影響並不明顯,中短期內與物聯網技術相關的進展可能不會産生大額保費,這個市場有待挖掘。

  眾所週知,各保險公司都在努力擴大服務産品範圍,進而形成獨家賣點,超額價值産品就是目標之一,比如針對小型企業的在線風險分析工具,保險公司可以通過為客戶提供降低風險的建議來為客戶實現增值,同時減小自身的風險敞口。與此同時,技術使保險公司可以將其産品和服務延伸至與保險業不相關的領域。其中一個典型案例是作為房主保險附加服務而提供的在線報警系統。如果警報響起, 保險公司在發生盜竊的情況下可以及時報警、通知客戶並且啟動理賠程式。

  科技同樣在保險理賠處理服務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在客戶作出索賠時,數字自動化系統可以大幅降低整個理賠過程中的運營和理賠成本,更重要的是,順暢的理賠過程可以得到客戶的認可,為消費體驗加分。

  創新:保險植入“生態系統”

  長遠來看,保險公司需要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數據和客戶接入點創新業務模式,搭建完整的數字化“生態系統”。

  數字生態系統是由公司、個人、機構和消費者組成的網絡,他們相互作用,創造出全新的服務和價值。其中,可供保險供應商使用的典型生態系統是一站式的服務機構,圍繞客戶的需求提供成套服務。比如,在“大健康生態”中,保險公司可以利用其健康數據和知識,與營養學家、健身追蹤設備製造商和健身中心合作。

  此外,大型企業目前的保險業務普遍採用了“單一險種”理念,即每一份合同都是針對具體、單一的風險投保。現在,科技使這種理念在中小型企業也成為可能,讓其可以根據瞬息萬變的生活和風險狀況實時調整險種,甚至可以實現部分調整的自動化。這種超前的投保理念可表現為終端客戶與聊天機器人進行對話的功能。客戶可以描述其投保需求,機器人將向客戶索取風險評估所需的信息,然後制定出具體的投保方案。這段對話的文字記錄將合理轉化為保險合同,而無需進一步設定保險産品、條款和條件。

  理想的保險形式會給客戶帶來真正無後顧之憂的風險覆蓋。説到此,就不得不再次提及“保險理賠難”問題。對於客戶而言,理賠處理經常過程耗時長且令人感到心力交瘁,而不改變現狀就很難讓客戶無後顧之憂。在科技推動理賠服務創新過程中,未來的理賠案件或許可以在風險事件發生的當下便自動解決。例如,險企可根據天氣預報和田間衛星監視來處理農民的農作物冰雹保險索賠問題,而農民甚至不必為此而提出申請。

  以上所提到的創新是在新技術利用中最具顛覆性和最先進的應用領域,而依靠技術改善保險的運營模式和升級業務模式則更直接、更快,也更容易實現。技術的革新無疑會促進整個保險業繼續健康、可持續地發展。(記者 戴夢希)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