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涉互聯網金融糾紛數量快速上升

2018-03-15 10:56:45|來源:新華網|編輯:許煬

  新華社上海3月14日電(記者 黃安琪)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于14日發佈《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審判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涉互聯網金融糾紛數量快速上升,案件類型由網絡借款向眾籌、理財等多樣化轉變。

  據悉,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受理的涉互聯網金融糾紛數量從2016年的329件增加到2017年的568件,互聯網金融機構主體亦由2016年的27家增長至2017年的41家,均呈現快速上升趨勢。

  辦案法官介紹,涉互聯網金融糾紛的內容已從單純的網絡借款逐漸向互聯網眾籌、互聯網理財等方向發展,糾紛內容趨向多樣化與複雜化。在互聯網技術革新的快速推動下,互聯網金融往往面臨著法律規範缺失及金融監管不足的困境,極易誘發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等犯罪。

  《白皮書》還顯示,近年來涉P2P平臺網絡貸款案件數量上升趨勢明顯。除為借款方、出借方提供居間服務,促成雙方達成借貸合同的正規交易模式外,債權轉讓、“影子銀行”、“隱性”擔保、債權拆分、期限錯配等交易模式的效力均存在爭議。

  有的P2P平臺的居間行為失范,未能對借款人資質、融資項目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做必要審查,使得出借人無法收回借款本金獲取利息引發大量糾紛。P2P網絡貸款糾紛中多有當事人不適格問題,也增大了案件審理難度。

  此外,P2P平臺服務費收取缺乏明確的監管規則,有的P2P平臺在借款人到期不能償還借款時,向出借人墊付借款本金和利息後,取得債權人地位向借款人主張墊付的借款本金、利息以及居間服務費,借款利率雖未超過24%,但利息與額外收取的服務費兩者疊加後往往突破法律允許的民間借貸利率24%上限。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