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業務增長點 第三方支付機構積極開展跨境支付業務

2018-09-04 17:19:32|來源:金融時報|編輯:許煬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第三方支付機構跨境互聯網交易金額約為3200億元,筆數達12.56億筆。有業內人士預計,隨著跨境支付需求的增多,跨境支付規模或將保持年化逾50%的增速。積極佈局海外業務、迅速提升在細分行業中的覆蓋率、拓展解決方案的適用性範圍,是目前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激烈競爭中制勝的關鍵。

  隨著國內支付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不少第三方支付機構紛紛轉向跨境支付業務,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跨境支付業務持續火熱。近期跨境支付市場的提現費率從1%降至0.5%。對此,有分析人士認為,這不僅反映出行業競爭激烈,同時也將倒逼第三方支付機構提供更豐富的差異化服務。

  與此同時,跨境支付市場龐大。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第三方支付機構跨境互聯網交易金額約為3200億元,筆數達12.56億筆,較2016年增長114.7%。有業內人士預計,隨著跨境支付需求增多,跨境支付規模或將保持年化逾50%的增速。

  跨境支付“錢景”誘人

  近年來,匯付天下、寶付、富友等擁有跨境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紛紛搶佔跨境支付這片藍海,甚至不少尚未獲得跨境支付牌照的機構也計劃通過收購儘早獲得業務牌照。

  第三方跨境支付主要對應三種主流跨境貿易模式,即平臺型B2C、自營B2C、小額B2C。截至目前,我國已發放30張跨境外匯支付牌照以及5張跨境人民幣支付牌照。

  據記者了解,目前,第三方跨境支付機構的主要收入來源有三種:一是收取支付通道手續費,這是支付機構最穩定的收入來源;二是為不同行業、不同公司提供定制化的一體化産品支持;三是通過代客換匯鎖定匯率來賺取價差收入等非常規性收入。

  從目前的牌照許可業務範圍看,中小支付機構發力跨境支付業務,主要包括貨物貿易、留學教育、航空機票、酒店住宿、國際運輸、旅遊服務、國際展覽、國際會議、軟體服務等領域。不同支付機構跨境業務特色不同,但都是基於各自行業上下游的積累獲得一定市場份額。其中,跨境電商結匯支付比較熱門。

  國家外匯局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年末,全國33家跨境支付機構累計辦理跨境外匯收支為438億美元;2015年至2017年,試點支付機構辦理跨境外匯收支金額分別為67億美元、133億美元、222億美元。

  企業端跨境電商支付競爭激烈

  第三方跨境支付發展迅猛,其B端(企業端)支付解決方案具有巨大空間,且在跨境支付基礎上可以發展的各類金融服務也值得期待。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跨境支付或將成為支付巨頭的必爭之地。

  寶付國際事業部林勇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支付寶、微信佔據著C端(消費者端)市場,在場景和流量上有優勢。”易觀國際發佈的《2017年第四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也顯示,2017年四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交易規模達到約37.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5%。其中,支付寶佔據了54.26%的市場份額,騰訊金融佔據了38.15%的市場份額。

  “但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在面向B端用戶時具備交流成本較低、服務靈活的優勢,同時B端客戶一般單筆資金較大,較C端更為集中,在開拓客戶資源時對流量的要求較低,這一領域對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來説存在空間。”林勇表示。

  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也對《金融時報》記者表示:“跨境支付的參與者除了傳統銀行和卡組織之外,第三方支付機構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其中,跨境匯款、境外消費等C端業務主要掌握在幾大支付巨頭手中,中小支付機構主要發力B端跨境支付業務,集中于跨境電子商務、旅遊教育、酒店住宿等領域。”

  林勇進一步分析稱,積極佈局海外業務、迅速提升在細分行業中的覆蓋率、拓展解決方案的適用性範圍,是目前各大獨立第三方支付機構在競爭中制勝的關鍵。

  “在‘一帶一路’倡議推進和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不管是貨物等傳統進出口貿易還是‘出海’的中小企業,對跨境支付的需求都在不斷增強。寶付目前專注于電商零售行業,這些貨物貿易平臺與企業對跨境支付需求較為強烈,隨之帶來的上下游,比如倉儲、物流等相關服務行業也都有強烈的跨境需求。”林勇稱。(記者 周琰)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