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金融綜合服務生態圈

2019-06-03 09:46:43|來源:經濟日報|編輯:于明彤

  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個老問題,但在不同的時空維度,探討該問題都有新的現實意義。在採訪中有企業表示,“難”和“貴”的問題可以區別看待,即融資難是指企業到正規金融機構的“難”,若想從非持牌金融機構融資反而不難;而融資貴是指從非正規金融機構融資的成本高,而從正規金融機構融資的成本並不高;有的銀行人士認為,商業銀行為滿足企業多元化融資需求,實際上已經放下身段主動轉型;還有的監管部門負責人從發展直接融資視角,表達了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美好前景。這些新變化,給解決問題帶來了新的啟示。

  首先,啟示那些“解題”的金融機構,要有足夠的創新力適應新變化。變化至少來自3個維度——從企業維度看,自2018年11月民營企業座談會召開以來,中央和地方對民營企業、小微企業、科創型企業的融資問題更加重視,企業的營商環境更加優化,融資需求趨於多元化。從金融機構視角看,隨著金融開放推進,來自內外部的競爭加劇,銀行、保險、小貸公司等很難像過去一樣依靠少數大項目、大企業“躺著”吃利差,粗放型發展模式亟待轉型。對於監管部門來説,在新時期要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再單純依靠“一己之力”或者某一類融資模式已經難以為繼。

  金融機構要提升創新力,應在創新科技金融發展環境、運作機制、組織體系、産品與服務模式、監管工作機制等方面下功夫。圍繞部分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面臨的渠道窄、增信難、輕資産等難點,機構應創新多種服務模式,實現企業與金融有機融合、互利共贏。一是應加快建立和完善一批專業的金融專營機構。建立“專人、專職、專業、專注”的科技金融人才隊伍,為科技金融、小微金融等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二是構建獨具特色的科技金融專營機制。如部分銀行建立的單獨考核激勵機制、客戶準入機制、信貸審批機制、審貸投票機制、風險容忍機制、業務定價機制、風險撥備機制、人才培養機制和先行先試機制等。三是創新涵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專屬金融産品,如“科技驗收貸”“啟航貸”“高新貸”等。

  其次,啟示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對自身發展戰略、發展階段和融資需求應有充分的認識,能夠清晰、有效地向金融市場傳達自身需求。一方面,避免因為盲目擴張、偏離主業導致融資需求氾濫,影響機構和自身發展;另一方面,企業應堅持圍繞主業創新發展,憑自身實力提升“造血”功能,贏得金融機構青睞,避免單純依靠信貸“輸血”生存。

  除了金融機構和企業努力之外,新變化還啟示各方,推動金融有效供給、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工程,需要諸多力量共同發力,構建金融服務“生態圈”。要強化與政府聯動,廣泛收集企業融資需求信息,為企業提供金融信息對接服務;要不斷強化銀證保聯動,推動建立“知識産權質押+保險保障+財政風險補償”“銀行+擔保公司”等知識産權質押融資模式,有效解決輕資産企業融資難題,不斷拓展銀行服務科技型金融企業的深度和廣度。總之,要充分聚合政府、擔保、保險、銀行等多方力量,推動構築多位一體的金融綜合服務生態圈,進而形成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長效機制。(周 琳)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