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範“賺錢APP” 平臺不能當甩手掌櫃

2019-08-14 08:55:57|來源:經濟參考報|編輯:陳晨

  據報道,看新聞可以賺現金,刷視頻可以拿紅包,甚至聊天打字、走路跑步也可以賺錢……一批聲稱使用就能賺錢的手機APP頻繁在網絡上打廣告,吸引大量用戶下載安裝。記者調查發現,此類APP多數涉嫌誇大宣傳,承諾的高額回報往往無法兌現,其鼓勵用戶拉人頭髮展下線的模式引發質疑。

  網民“張淳藝”認為,許多“賺錢APP”的廣告很誘人,實際操作卻是耗時耗力,很難達到設定的提現門檻。一些用戶為了追求所謂的高收益,不惜在APP上花錢購買“糖果”“金幣”等虛擬産品,到頭來是賺錢不成反虧錢。此外,“賺錢APP”大多要求用戶填寫真實姓名、手機號碼,有些還需要綁定微信號,用戶獲得蠅頭小利的同時,很可能付出個人信息洩露的代價。

  “‘賺錢APP’不僅以‘收益’吸引用戶,還以此作為一種運營模式,試圖用高收益牢牢抓住用戶。”網民“夏凡”提出,APP以現金為噱頭,而不是以優質內容、服務維護用戶,必難長久。一時“風光”過後,用戶自然會作鳥獸散。凈化市場環境需要嚴格監管,比如完善備案管理,抬高門檻,要求以賺錢為噱頭的APP繳納一定保證金。同時,鼓勵用戶針對虛假宣傳、不良信息等投訴舉報,讓暗藏貓膩的商家切實産生痛感。

  網民建議,整治“賺錢APP”需要強化應用平臺的審核責任,面對那些招搖撞騙的“賺錢APP”,應用平臺不能當“甩手掌櫃”,必須嚴格履行管理責任,扮演好“守門人”角色,將違法APP擋在門外。

  有網民指出,面對“賺錢APP”利誘,用戶必須保持清醒頭腦,天上不會掉餡餅,地上卻會有陷阱。網民“針未尖”建議,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賺錢APP”不規範行為的處罰力度,倒逼平臺加強廣告審核,規範自身行為。比如,上海市場監管局前不久約談了宣稱“看新聞能賺錢”的幾款資訊類平臺,要求相關企業加強廣告發佈前審查把關,杜絕發佈虛假違法廣告。此外,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還要加強對這類平臺的運營資金監管,防止平臺“跑路”,損害用戶權益。(記者 陳偉 整理)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