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APP”不能成監管盲區

2019-08-15 09:01:49|來源:經濟日報|編輯:馮實

  如今,用手機讀新聞、看視頻、打遊戲已成為一件尋常事。隨著“低頭族”不斷增加,一些人開始在尋常事上打起主意。一批打著“看新聞、看視頻、走路能賺錢”旗號的賺錢APP頻現,吸引大量用戶下載安裝。然而,媒體調查發現,賺錢APP並非真的能賺錢,從註冊使用到現金提現,整個過程圈套重重,一不留神,不僅白費功夫,還可能掉入陷阱。

  不僅如此,隨意註冊使用賺錢APP,還存在洩露個人信息風險。賺錢APP在註冊時,大都要求用戶填寫真實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因為涉及利益與提現,還要綁定銀行賬號、微信號等。在很多軟體都要求實名認證的當下,不少用戶覺得再多幾個實名認證也無大礙,可當用戶註冊了這些所謂賺錢APP後,兼職、推薦刷單、網貸等騷擾電話就開始找上門來,有的甚至因此“攤上大事”。

  事實上,賺錢APP大都涉嫌虛假違法宣傳,以所謂的賺錢獎勵誘人下載,以及向周圍親屬朋友分享,吸引大量手機用戶加入,刺激流量擴張,再通過流量變現獲利。同時,巨大的流量還可以用來吸引融資、提高企業估值。更有甚者,有的賺錢APP要求用戶以收徒等方式作推廣,師傅、徒弟等構成上下層級關係,已經涉嫌“拉人頭”式傳銷。

  對於此類賺錢APP,消費者必須保持清醒頭腦,以免上當受騙。更重要的是,相關部門要加大對相關APP不規範行為的處罰力度,堅決向虛假違法廣告説“不”,倒逼平臺加強廣告審核,規範自身行為。要加強對平臺的運營資金監管,防止平臺出現“跑路”,損害用戶權益。同時,還要制定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法治手段終結各類手機APP應用亂象,還市場一個健康的環境。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