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出口電商步入品牌紅利期

2019-09-17 09:27:53|來源:國際商報|編輯:馮實

  隨著流量紅利的消失,跨境出口電商正進入品牌紅利期。

  “品牌化是綜合價值的體現,品類豐富、正品有保障、物流能力強都將提升用戶體驗,成為跨境電商企業的決勝點。”Morketing研究院日前發佈的《2019跨境出口電商行銷報告》指出,做品牌是跨境電商的下一個出路。

  以往,因為缺少品牌形象,中國商品並沒有獲得用戶粘性。同時,薄利多銷的模式讓中國企業難以獲得較高利潤,一直處於跨境電商價值鏈的中底部。在沒有品牌的情況下,産品在同質化競爭的過程中容易被複製和超越,甚至會形成惡性競爭。

  如今,中國企業不僅擁有強大的供應鏈,設計、工藝和市場行銷也在逐漸完善。同時,消費者也更加看重品質、體驗和服務。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要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賦予出口産品更多的技術、品質和品牌附加值。

  報告指出,品牌化需要對産品賦予獨立的屬性,並在行銷推廣和品牌宣傳上精細運作。具體而言,要打造國際化的品牌,先要制定品牌建設策略,確定品牌的調性是什麼,定位什麼人群,品牌故事怎麼寫,産品賣點怎麼分層,品牌內容如何整合輸出,如何觸及恰當的輸出渠道,並借助本地化和數字化運營實現有效轉化。

  經濟全球化推進了跨境電商的發展,然而,全球化也給參與跨境電商的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賣家的全球佈局需要海外倉、需要用國際視角來處理各個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法律事務等問題,其中,本地化運營至關重要。

  “作為與第三方平臺相輔相成的渠道和品牌化的展示出口,獨立站正成為移動化、社交化和內容行銷三大趨勢下中小出口電商新的增長渠道。”報告同時指出,現今,跨境電商平臺流量紅利期已經大幅度衰退,賣家面臨著同質化競爭、一次性的購買聯繫和規則限制增加等挑戰。

  一方面,平臺上聚集了眾多同類型産品的賣家,同質化競爭較為激烈。特別是在産品和品牌沒有優勢的情況下,賣家産品很容易被湮沒在海量的同類別産品信息中,難以獲得關注;另一方面,平臺消費者即使購買了某個店舖的産品,也可能根本不會注意品牌或店舖名稱,很難實現復購。對於賣家來説,由於絕大多數的第三方平臺阻絕賣家和消費者間的直接溝通,不會與賣家分享消費者數據和聯繫信息,平臺賣家很難積累用戶數據,難以開展再銷售。此外,平臺在行銷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賣家必須嚴格遵守平臺的規則,很難在行銷上有太多的發揮空間。

  隨著電商平臺同質化競爭的加劇以及跨境電商自有品牌呼聲的高漲,獨立站越來越多地成為跨境賣家的選擇。(湯莉)

聲明:國際在線作為信息內容發佈平臺,頁面展示內容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不代表國際在線網站立場;國際在線不提供金融投資服務,所提供的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您瀏覽國際在線網站或通過國際在線進入第三方網站進行金融投資行為,由此産生的財務損失,國際在線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