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主要經濟數據經得起檢驗
隨著我國經濟三季報的出爐,個別外媒質疑中國GDP數據有水分,認為中國三季度GDP增速不可能達到6%。其實,這種論調是個別外媒唱衰中國經濟的“老套路”。無論從實物量、關聯數據等角度來看,還是從數據的真實性來看,我國的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都是經得起檢驗的——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數據一直備受關注。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2019年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許多海外機構和媒體也都從不同角度對數據進行了解讀。
不過,個別外媒在報道中對中國經濟數據提出了質疑,認為中國三季度GDP增速不可能達到6%,質疑中國GDP數據有水分,斷言中國經濟“嚴重放緩”。這些質疑既缺乏事實依據,也缺乏邏輯支撐,根本站不住腳。
各項指標能夠相互印證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2%,其中三季度增速為6.0%。無論是累計同比增速,還是三季度當季增速,均創下了多個季度以來的新低。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的複雜局面,中國經濟交出這樣一份成績單,殊為不易。
個別外媒在解讀中國經濟成績單時充滿了偏見,毫無根據地質疑中國經濟數據。這種論調,是個別外媒唱衰中國經濟的“老套路”。
例如,2018年我國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經濟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國內生産總值突破90萬億元,增長6.6%。但一些境外機構和媒體卻鼓吹中國經濟實際增長只有4.1%,甚至更低。
又比如,2015年以來,中國經濟的增速一直在6.2%至7.0%之間波動,一些外媒又質疑中國經濟“過於穩定”,並且認為2019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連3%都不到。
多年來,外媒對中國經濟數據的質疑一直沒有間斷過。不過,如果認真地從實物量、關聯數據等角度來解讀中國經濟數據,就會發現,這些指標數據可以相互印證、互為支撐,外媒的這些質疑論調根本站不住腳。
以今年前三季度為例。從實物量指標看,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4%,貨運量增長5.9%,其中鐵路貨運量增長6.1%。這些實物量指標是經濟增長最直接的反映,完全能夠支撐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的判斷。
從關聯數據看,在供給側,一産增加值同比增長2.9%,二産增加值同比增長5.6%,三産增加值同比增長7.0%,而且服務業“穩定器”的作用不斷鞏固。在需求側,投資保持平穩增長,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5.4%,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較快;市場銷售穩定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2%,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貨物進出口總額229145億元,同比增長2.8%。這些關聯指標也能印證和支撐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的判斷。
我們還要看到,中國經濟交出的成績單,與一些權威國際機構的預測和分析基本契合。例如,世界銀行最新預測,2019年全年中國GDP預計增長6.1%;彭博社發起的經濟學家調查預計,中國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1%。這些預測和分析與中國經濟運行的結果十分接近。相比于那些毫無根據的“老套路”,權威機構的預測和分析顯然更科學,更具可比性和説服力。
主要數據經得起檢驗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政府宏觀調控的水準越來越高。經濟下行的時候不搞大水漫灌,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而且是精準調控,在一定程度上對衝了下行的壓力,熨平了經濟的波動。
而且,隨著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新的發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許多地方深刻地認識到,只要就業擴大、居民收入增加、生態環境改善、發展品質效益逐步提高,經濟增速高一點低一點都是可以接受的。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地區各部門把更多精力放在追求高品質的發展上。
今年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運行在合理區間,與宏觀調控的預期是基本契合的,同時經濟發展的品質和效益也在穩步提升。例如,服務業的“穩定器”作用不斷鞏固。在需求結構中,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5%,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在居民消費中,服務消費佔比超過了50%,消費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投資看,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速均快於全部投資增速。從與民生相關的指標看,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已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99.7%;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同比名義增長8.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我們也要看到,黨中央對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數據品質更加重視。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臺了《關於深化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的意見》《統計違紀違法責任人處分處理建議辦法》《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工作規定》等文件。“我們要進一步完善我們的制度,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進一步加強統計執法檢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
多年來,統計部門堅持加快改革和創新,加強方法制度的改革,加強信息化建設,加強統計執法檢查,並且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制度,加強數據品質管理,加強數據服務和公開透明。特別是加大了執法檢查力度和曝光力度,對整個社會産生了很好的威懾作用。
近期,國家統計局已經組成11個統計督察組,分別到9個省、自治區和2個國務院部門,督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統計改革發展各項決策部署、履行統計法定職責、建立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責任制等情況,以切實保證統計數據品質,為真實準確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提供統計保障。
總的來看,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的政治生態正在加速形成,這也有利於確保各項經濟數據真實客觀、可靠可信、沒有水分,確保主要經濟指標數據經得起歷史檢驗。
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
雖然,部分外媒唱衰中國經濟的陳詞濫調,不值一駁。但透過這些嘈雜的聲音,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面臨著複雜嚴峻的內外部環境。
從外部看,國際環境更加複雜嚴峻,貿易壁壘不斷增加,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上升,國際貿易增長放緩,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不久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2019年世界經濟增速下調至3%,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低水準。
從內部看,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長期積累的矛盾與新問題新挑戰交織,經濟結構調整陣痛持續釋放,國內改革和發展任務繁重。
面對外界各種不著邊際、不切實際的質疑,面對內部外部的各種困難和壓力,我們更應該認清世界、認清自己,摸透國情、摸準規律、摸明態勢,做好我們自己的事情。
我們要看到,儘管外部存在不確定性,國內確定性的支撐因素還是比較多的,中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態勢沒有變,仍然具有保持中高速增長的條件和潛力,發展底氣十足。
盛來運指出,我們國家仍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仍是第一要務。發展是解決前進中所有問題的基礎,所以要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但不能片面追求GDP,更不能像以前那樣靠拼資源消耗去擴張,而應追求有就業的增長,追求結構優化和經濟再平衡的增長,追求有品質有效益的增長,追求環境優美的可持續增長。這是高品質發展階段,人們解決溫飽、安居樂業以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而開始消費升級的客觀需要,也是産業升級的客觀需要。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袁達表示,當前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依然複雜嚴峻,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經濟運行面臨一些困難和挑戰,但是我們有條件、有能力、有信心實現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不斷顯現,發展環境持續改善,發展動力日益增強,發展信心更加堅定。袁達表示,下一步,要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抓好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全面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準開放,著力做好“六穩”工作,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社會和諧穩定。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經濟一定能夠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中國經濟也必將在高品質發展道路上行穩致遠。